高质量的普惠托育发展仍有困境与难点

  三湘都市报   2024-08-18 06:56:32

文/视频 三湘都市·新湖南客户端报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曾星怡

“大儿子暑假托管有着落,2岁的小女儿没人带,我这全职妈妈还得继续当。”8月14日,长沙市民徐梓洋惆怅地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其中超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湖南托育发展现状如何?高质量的普惠托育离我们有多远?连日来,三湘都市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专业托育机构价格偏高,普通家庭面临“托不起”的难题;而普惠性托育机构的师资力量、照护服务、饮食安全等问题,又让家长担忧“能否托得放心”。

托育难

“意外”生下小女儿,只能成为全职妈妈

想要一个让人放心、价格合理且就近的公立托育机构,是不少低龄孩子家长共同的心声。

徐梓洋告诉记者,父母在老家帮哥哥带娃,婆婆去世,公公中风后右手失去活动能力。意外怀上二胎后,没人能搭把手的她纠结了很久,要不要把二胎生下来。丈夫一个人的工资养不起两个娃,她也不想当全职妈妈,但丈夫要二胎意愿强烈,表示孩子可以送到托育机构,自己也会在下班时全力支持。

最终,徐梓洋选择生下这个孩子。“是个很漂亮的女儿,实现了儿女双全的幸福人生。”徐梓洋表示,随着产假的结束,自己那份高兴变得有点沉重。

“找公司申请了延长产假,和老板相识多年,她也同意了。”徐梓洋是一家棋社的老师,孕期带的学生都转给了其他老师,对于延长产假,老板给予了支持。徐梓洋抓紧时间物色保姆,试用了好几个,都没找到满意的。“年长的阿姨拿宝宝盆子泡脚,年轻的女孩每天大声在孩子身边刷抖音、听小说、打电话,多次劝说都不改,孩子经常突然惊醒大哭……”徐梓洋表示,无奈之下,夫妻俩决定把孩子送去托育机构,但找一个合适的托育机构也不容易。

在离家不远的暖房子托育梅溪湖中心,徐梓洋先后去了3次,1对3的师资,良好的环境,还有专业的育婴课程,但6000多元的托班价格让徐梓洋犹豫了,她上班只有5000多元工资,难以支付太高的托育费用。

几番考量之下,徐梓洋把女儿送到了小区对面的幼儿园托育班,每月2880元。但幼儿园有200多名孩子,女儿去了一个星期,就得了支气管炎,住院5天才好。

“托育太难找了,贵的上不起,便宜的难安心,只能自己带。”今年暑假,棋社招生情况喜人,老板多次要求徐梓洋去上班,她不好意思再拖,只好主动走人,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经营难

成本高难盈利,“全省示范性托育机构”招不满

近3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多地出台条例或行动方案建设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33个城市(区)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当前,我国托育服务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但在托育机构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仍未解决。家长们纠结“托育难”的同时,托育机构也遭遇经营难、招不满的困境。

据统计,2023年末湖南省已建成托位22.83万个,每千人托位数3.46个,全省0—3岁婴幼儿126.24万人,实际入托9.76万人,托位空置率达57.2%,婴幼儿入托率仅7.73%。

7月中旬,长沙市民罗司琳(化名)被通知,小儿子所在的托育机构闭园了。“刚续交了1万多元的费用。”罗司琳的小儿子2岁3个月,在长沙小青苗托育中心(天麓喜欢里园)托育,没想到会突然闭园。记者采访了解到,该机构因为经营困难导致工资发放不及时,部分老师离职,只能选择闭园。

托育机构遭遇经营难题并非个案。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全国性的托育加盟品牌,暖房子托育梅溪中心与湖南省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仍面临“招不满”的现实。

暖房子托育中心隶属于成都斯坦丁教育集团,成立于2016年,在全国7个城市开设了21家直营中心。2020年,暖房子长沙梅溪中心成立,打造了一套标准化的管理、运营、教学、养育模式,被评为湖南省首批示范性托育机构。中心主任周圆透露,中心有托位102个,但目前仅有70多个孩子入托。

“家长吐槽贵,其实我们还在亏。”长沙市开福区一家托育机构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民办托育机构,在生源不稳定的情况下,人员成本、场地成本都非常高,抗风险能力弱,生存比较难。该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机构2023年的成本费用比例,人员和场地支出占了75%,水电、伙食等其他支出约占25%,“目前处于亏本状态。”该负责人表示,“2024我们在申请政府补助,希望至少能达到收支持平。”

发展难

托育从业人员要求“模糊”,招人难留人更难

“本来就经营不易,专业的育婴师难找,因此导致的服务不专业,也是困扰托育行业发展的难题。”干旭日是长沙市天心区一家连锁托育机构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要想为孩子提供好的服务,行业急需专业的托育人才,但目前没有明确托育、保育行业服务人员的资质规范,“界限”模糊。

“0至3岁婴幼儿的照护难度和强度比幼儿园适龄儿童高,对从业人员要求也应该更高。”干旭日表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饮食烹饪方式及营养搭配,目前能做到这样精细化的机构不多。

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少托育机构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要求不高,一般为护理、幼师等,严格的托育机构可能会增设具备育婴师证等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的门槛。

不少托育机构负责人表示,与“招不到专业的人”相比,留住专业的人更难。薪资待遇不高,加上托育行业晋升渠道窄,老师离职是常有的事。

对于专业对口的人员,以护理专业为例,就业时最先考虑的肯定是稳定的医院,其次是薪资更高的月子中心,选择幼儿园或托育机构的少之又少。

早在2021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在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阶段增设了婴幼儿托育相关专业,但其相关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等标准和规范尚未形成,培养输送的托育服务人才专业性仍然难以满足发展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的需求。

在高品质人才环境优化方面,《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依法逐步实行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虐童等行为零容忍,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然而,0—3岁托育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却没有明确的资质认定,也没有具体的从业规范和服务标准质量规范,高品质人才环境建设存在缺位。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