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16 13:15:2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宋林
你知道黄花梨、红酸枝、紫檀、楠木、罗汉床、架子床、香几、官帽椅、条案、平头案吗?
8月16日上午,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家具制作技艺(榫卯结构小木作技艺)专业性分馆正式开馆。
长沙首家,欣赏藏在木头里的东方美学
作为长沙首家专业性非遗分馆,该馆围绕省级非遗榫卯结构小木作技艺项目,分为“世界名贵木材科普区”“中国家具发展史展示展览区”“传统家具代表性木作产品区”“手工制作教学区”“木作制品实操区”“销售区”六个区域。
走进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展厅,椅、凳、床、案、柜等各式各样的明式、清式家具以及各地代表性家具流派的代表作品琳琅满目,体现出木头里的东方美学表达。
在手工制作教学区和木作制品实操区,市民游客可与木作技艺传承人面对面,通过体验T型双榫、十字交叉榫、燕尾榫、直榫、抄手榫、转轴榫等多种榫卯方式的巧妙拼接、扣合,感受中式“乐高”的匠心智慧。
“圈椅又名罗圈椅,上圆下方,是最为经典的明代家具,在制作设计上讲究的是‘天圆地方’。圆是主旋律,象征和谐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圈椅样式有古明式、雅明式、精明式、丽明式,主要是从材料、线条、工艺、意匠这几个方面来突出圈椅的美学样式。”榫卯结构小木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翁金玉介绍道。
实施总分馆建设模式,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
当天,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场为长沙非遗馆家具制作技艺(榫卯结构小木作技艺)专业性分馆授牌。
来自长沙各地中小学的学生及家长观摩榫卯小木作技艺的制作流程。他们化身小小木匠,带上护目镜,围坐在工作台前,参加木工书签制作体验课程,DIY个性木工书签。
“除了展厅里所看到的这些传统的中式家具,我们还设计了两款可动手体验的榫卯结构小木作文创产品,分别是榫卯结构小木作衣架和榫卯结构小木作鲁班锁。这两款产品都申请了国家专利发明。”分馆馆长张胜表示,希望能通过创新榫卯技艺,开发出更多融入现代设计的榫卯文创产品,让更多人熟知和使用。
为了持续推进非遗保护传承,长沙非遗馆自2022年启动以总馆为核心,分馆为支撑的总分馆建设模式。以实物展品、多媒体技术与中式美学家居场景的形式,打造了一座传承与创新结合、教育与体验并重、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非遗分馆,展出榫卯结构小木作技艺的木材料、制作工具、技艺流程、木作家具等上百件展品。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