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俊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14 18:29:40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杨晨
如果你在镜子里举起手,镜子里的你却把手放下,会不会很诡异?
但这种诡异确实存在在粒子间的弱相互作用中。
1957年,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今年8月4日凌晨,李政道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家中逝世,享年98岁。
他的追思会也于8月11日在北京举行,将于8月25日在上海举行。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下李政道先生这一伟大的发现。
愿先生一路走好,你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科学的史册上!
「知识多一点」
提到宇称不守恒,我们先看看它的反面,宇称守恒。
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物理现象或物理运动在镜像反射下是不变的,即左右对称。比如有两辆外形一模一样的汽车,它们完全镜像。也就是一辆油门在右脚,方向盘在左前;另一辆,油门在左脚,方向盘在右前。
按照宇称守恒定律,无论哪辆车的司机踩油门让车前进,另一辆镜像的车也会以相同的速度前进。这是1956年以前的物理学界包括爱因斯坦的共识。
然而,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即“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因为当时没有任何文献能表明,粒子间的弱相互作用能满足宇称守恒定律。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弱相互作用就发生在比质子还小的粒子之间。为了证实这一猜想,李政道向核物理界响当当的吴健雄团队求助,吴健雄的团队找到了钴60这一化学元素,并且惊奇地发现在钴60衰变为代表的弱相互作用中,钴发出电子的情况没有镜像对称。
这一重大发现打破了传统物理学中的对称性观念,为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促使了基本粒子领域的许多重要发现,对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相互作用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责编:王铭俊
一审:王铭俊
二审:段涵敏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