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改革故事汇⑥衡阳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城乡产业运营平台——城乡资产由闲变活 集体经济由弱变强|湖南日报要闻版头条

徐德荣 周怡然   湖南日报   2024-08-12 07:39:49

[来源:湖南日报03版 要闻 2024-08-12]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要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

近年来,我省基层改革风生水起,创造不少经典案例。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基层改革创新,有力推动了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即日起,湖南日报全媒体推出“基层改革故事汇”专栏,反映改革开放给三湘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展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万千气象,激发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德荣 周怡然

【改革主题】

2022年,衡阳市提出成立“城乡产业运营公司”概念和思路,出台《关于搭建城乡产业运营平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依托供销合作体系,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城乡产业运营平台,各级通过成立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对市域范围内的城乡国有(集体)闲置资产统一筹资投资、统一建设改造、统一招商布局、统一资产管理,探索破解城乡国有(集体)资产闲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

【改革故事】

最近,衡阳县演陂镇演陂桥村党支部书记欧盛禄有点忙,不少企业老板找他,想在演陂镇老粮站内租厂房用于生产。

欧盛禄也正在想方设法把粮站闲置的面积利用起来,如果能租给企业,村里的新盛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又能多一笔收益。

如今,老粮站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工业园”。欧盛禄说,如果不是《实施方案》的出台,当地村民可不敢想这乡下也能有“工业园”。

20多年无人问津的老粮站盘活了

演陂粮站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粮食管理制度改革,从本世纪初开始粮站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2022年7月,《实施方案》刚一出台,衡阳县、演陂镇以及演陂桥村,就嗅到了这项改革带来的机遇。

“‘对城乡国有(集体)闲置资产统一筹资投资、建设改造、招商布局和资产管理’,一看到这个方案,我们就想到粮站能不能借此机遇‘重生’。”演陂镇党委书记谢水林告诉记者。

粮站虽处于演陂桥村,土地也是村集体的,可粮站早已被列入衡阳县城市和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县城建投”)的资产,并且被抵押出去了,怎么办?

“按照方案,我们不是一定要粮站的产权,有经营权就行。”谢水林介绍,演陂桥村根据方案成立新盛城乡产业运营公司,以每年1.8万元的租金向县城建投承租,将粮站的经营权弄到公司。

然后村里多方筹资投入几十万元改造后,将粮站对外招租。一下就招来6家企业,年租金近10万元。

“县城建投怎么同意了呢?”记者问。

“虽然是他们的资产,但20多年来不仅没产生效益,且他们每年要花两三万元维修、管理。如今,他们能收1.8万元租金。”谢水林说。

没有成立公司之前,村集体为什么不能盘活粮站?谢水林介绍,没有《实施方案》引导村里成立城乡产业运营公司,村集体就不是市场主体,不说经营权很难拿到,就连发票都开不出。“现在在市场运作机制下,集体资产的经营更加灵活高效,而且《实施方案》规定,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利润的八成要留在集体。经过村民大会同意,两成可用于奖励村干部,村民都很支持。”谢水林说。

无人问津的老粮站,就这么简单地盘活了。

通过创办城乡产业运营公司,衡阳市不少闲置资产已悄然“苏醒”。衡阳市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刘定安介绍,截至7月底,全市共盘活利用城乡闲置资产121处、面积10万余平方米,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2800余万元。

村集体放开手脚“做生意”

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增强内生动力至关重要。

衡南县车江街道恒星村条件相对较好,全村500余户,有140余栋乡村别墅。村内有26家企业,涉及蔬果种植、建材加工、建筑施工等。

然而这些企业长期以来单打独斗,并未形成合力。同时,村集体经济收益也不高。

2022年,衡南县供销合作社和恒星村“两委”牵头,恒星村成立凯立城乡产业运营公司,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村里参与酒店、民宿以及文旅项目等业态经营分红,有效带动恒星村农旅深度融合发展。

合作经营、入股分红,这些在村党总支部书记王元凯看来是“小买卖”,他更在乎“大生意”。

王元凯跟记者打了个比方:假设村里要建一栋办公楼,预算造价200万元。以前,需要在立项之后,交由第三方公司设计、总包,然后由第三方公司再分包出去。

村里成立公司之后,将村里的相关企业整合,以村集体名义申报承接项目,凯立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同本村相关企业合作,获得多种专业资质。按照省里的政策文件,公司就可以总包办公楼建设项目,然后再分包。

王元凯说,总包后,利润就留在了村集体。比如这个总包利润是20万元,村集体建这栋楼就可以节约20万元。

王元凯说的省里的政策文件,是指2021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里面明确允许村集体承建农村中小型项目,单个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下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具备专业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施。

“以前,村集体想挣点钱,一不小心就可能违纪违规,现在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做生意’了。”王元凯说,去年,村集体收入已经达200万元。

同样把“生意”做活的,还有衡阳县大安乡。成立乡镇一级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后,将全乡的农机合作社、个体户的农机资源整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营。

大安乡乡长杨如良介绍,统一调配资源开展机插机抛、集中育秧、绿色防控、烘干仓储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既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又避免了农机和合作社“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现象。

目前,衡阳创新打造的城乡产业运营体系,已形成1个市级、9个县级、21个乡镇级、115个村级共146个城乡产业运营公司,为农村集体经济打造市场化平台。

小农户也能对接大市场

“我家有几桶辣椒”“我家有几十斤丝瓜”“我家有100多个鸡蛋”……

每到傍晚,衡南县三塘镇前进村的土产采购群就热闹非凡,村民报上自家蔬果数量后,在次日凌晨送到村里的屋场,采购人员就会现场收购。

随后,衡阳市城乡产业运营集团产品销售中心采购小分队经理李雪梅,就会安排同事将收到的蔬果,送到衡阳市供销联程超市销售。

衡阳市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刘定安告诉记者,在衡阳,小散农户占到了全市农业生产大盘的百分之八十。这些农户的土产量少规模小,很多老年人不便手提肩扛去集市,更不用说上网购平台销售了。

如何让小散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是衡阳市城乡产业运营体系改革的一道必答题。

刘定安说,城乡产业运营体系借助了供销合作体系重要的资源——衡阳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合会有着完备、畅通的农业供需信息网络。

借助这个网络,各级城乡产业运营平台能够及时获悉农产品供需情况,一头连着农民“菜园子”,一头连着居民“菜篮子”,在大规模公司订单和农户自产自销两种模式间找到了平衡点。

销售到实体商超是一方面,小散农户的产品也能“上网”。

衡阳数字供销公司是衡阳市城乡产业运营集团的具体运作方。公司负责人谢雅宜告诉记者,数字供销公司与各县(市)城乡产业运营公司之间交叉持股,股权的深度连接进一步密切了城乡间的供应链协作。依托数字供销公司的营销优势和平台资源,小散农户没有渠道和平台,农产品也能对接上更大的市场。

【改革评说】

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张长元

衡阳市城乡产业运营改革是一项富有成效的创新举措,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城乡土地利用率,还提升了农民就业率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率。同时,通过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通过交叉持股、战略合作等方式,衡阳市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各级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在农产品上行、农资流通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也为农民提供了便捷优惠的服务。

总的来说,衡阳市的城乡产业运营改革是一项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需要的创新实践。它不仅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资源,还促进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益探索。

责编:曾愉捷

一审:曾愉捷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