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有道理(4)|擦亮马王堆汉墓的文化名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09 14:30:01

文/曾衡林

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

1972年至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相继发掘出了三座汉墓,这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主人是那位显赫一时的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则是利苍的妻子,而三号墓则葬着利苍之子,三座墓共出土文物3000多件(套)。

50年前,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宛如一道光照亮了历史的暗夜,将西汉时期的繁华与神秘呈现在世人面前,震撼了全世界

当那重重墓门被缓缓打开,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美轮美奂的丝织品,其工艺之精巧简直令人咋舌。那些细腻的纹理、绚丽的色彩,无不诉说着当时丝织业的登峰造极。

帛书和竹简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老子》等典籍的出土,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深邃的思想世界,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珍贵资料。它们就像时光的邮差,跨越千年为我们传递着先人的智慧。

而那具千年不朽的女尸——辛追夫人,更是马王堆的惊世之作。她安静地躺在那里,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从她的身体特征、服饰到陪葬品,每一个细节都是解开西汉社会密码的关键。

马王堆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为我们展现了西汉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精美的丝织品反映了当时纺织技术的高超水平,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力,也证明了中国在古代丝绸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帛书和竹简中的典籍丰富了我们对先秦哲学、医学、天文等领域的认识,填补了历史文献的空白,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辛追夫人遗体的保存完好,为古代丧葬文化、防腐技术以及医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科技水平。

马王堆文化遗产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化方面,它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内涵,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众多以马王堆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相继涌现,让更多人了解了这段历史。在医学领域,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其中的一些治疗理念和方法经过现代科学的验证和改进,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马王堆的丝织品、漆木器工艺和艺术风格也影响了现代的纺织业和工艺品设计行业,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如今,马王堆文化遗产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展示。马王堆汉墓遗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其中三号墓坑遗址经过修复和提质改造,更好地呈现了遗址发掘的过程和意义。游客可以站在墓坑上方俯瞰,感受那深达10多米的深坑带来的震撼,想象当年考古发掘的场景。

湖南博物院内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犹如一座时光隧道,将人们带回到西汉时期。在这里,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灿若云霞的绣品、精美的漆木器等文物得以精心展示。历经50年,湖南博物院已构建起一套古尸保存环境模拟体系,通过使用制冷系统、液体浸泡、层流空气净化系统等方式,有效防止了“辛追夫人”腐烂、发霉和变色。目前,古尸的皮肤弹性仍然存在,其蛋白质降解和骨组织脱钙现象均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

同时,进入新时期,文化创意、数字技术的助力让马王堆实现了“穿越”千年、古今相映。例如,2022年3月5日在湖南省博物馆试运营的《一念·辛追梦》马王堆复原动态展,让观众品味到2000多年前的亲情、爱情、家国情;通过AI等技术打造的辛追数字形象,以鲜活姿态重现于世,未来甚至可以与人们对话、讲述西汉历史。此外,“数字汉生活”等项目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文物资源库、艺术家素材库和交互沉浸式线上展厅等,建成后人们将能在此完成一场“汉生活”为主题的博物馆奇妙之旅。

50年过去了,马王堆的研究从未停歇。每一次新的发现、每一种新的解读,都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马王堆出土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成果迭出,不断走向深入。例如,研究人员正在对马王堆出土纺织品进行第一次全面整理,加强科技检测,并将在今年举办的马王堆汉墓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上,发布《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三卷本研究成果。

马王堆让更多人深入地了解了汉代文化,向世界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马王堆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仍将继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这段历史,感受它的魅力,传承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

责编:曾衡林

一审:曾衡林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