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考了9个证!大学生疯狂考证为哪般?

蒋诗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08 00:22:55

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通讯员 沈可心 邬倩 郭思宇

近年来,“考证热”在大学高温不退,各种五花八门的证书也纷纷走入了大学生的视野。湖南科技大学的学生秦书晓,大学3年就考取了包括全媒体运营师、导游证在内的9张证书,可谓考证“专业户”。

大学生疯狂考证为哪般?“考证潮”从何而起,又该向何处去?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爱考证的大学生们。

全媒体运营师、演出经纪人……

“小众”证书逐渐火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媒业涌现出了一批新兴职业,全媒体运营师便是其中一类

全媒体运营师指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如社交媒体、网站、移动应用等,全面进行品牌或产品运营和推广的专业人士。该职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发证,由于权威性、含金量较高,吸引了一批想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的学生考取其中就包括学新闻的秦书晓。

全媒体运营师与我的专业比较对口,对未来职业发展也有帮助,加上其不分级别,对零基础友好身边学长学姐都考了,我也就跟着考了。”秦书晓介绍,要考该证书能通过机构报名随着证书越来越火,报名价格也水涨船高,价格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一不小心,很容易被割韭菜经过精心比价,花了1680元在一家机构报名学习,和她一起上课的还有商科生、艺术生,甚至工科生。

秦书晓的全媒体运营师证书

除了新媒体行业,传统媒体行业中,演出经纪人这项被称为“明星背后的人”的职业,也随着偶像经济发展被更多人了解。天津音乐学院的张洛洛大二时便考取了该证书,如今的她如愿回到家乡长沙从事相关工作。

在张洛洛眼里,演出经纪人证书并不算小众,身边很多对传媒行业感兴趣的非相关专业学生人报考。“我有认识的同学,就因为希望成为杨天真那样的经纪人而报名。”张洛洛说。

“虽然考了演出经纪人证,不一定就能当经纪人,但它毕竟是官方证书,比较有权威性。” 张洛洛介绍,对于非专业学生,想要进入相关行业,在前期实习时,这份证书也能助其一臂之力。

多证傍身也压身

小心卷入考证“旋涡”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学生考取的证书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驾驶证等;能力型证书,如雅思托福、人力资源管理证等;从业资格证书,如教师资格证、会计资格证、裁判证等。调查数据显示,超90%的年轻人有过考证经历,大学生“卷”起了“考证潮”。

大学生们为何钟爱考证? “提升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以后想当教师/会计师”“大家都考我也跟着考”“闲着也是闲着”……都是理由。

然而,盲目去卷证书数量,真的有用吗?手握9张证书的考证“专业户”秦书晓直言,自己在考证过程中也踩过“坑”,并且现在依然焦虑。

“新媒体管理师是我花费最高的一门证书,但考完才发现其实很‘水’,不仅实习单位不看重,证书也非国家官方认定。”花2000余元考了个“山寨”证书,到现在都是秦书晓心里的一个疙瘩。

当被问及之后想从事什么工作,秦书晓表示自己还没找到明确的方向。“拿到证书的那一刻有短暂的成就感,但我感觉自己只是在不停地奔跑,却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她认为,这种焦虑可能来源于她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学习上,却缺少对未来规划的深度思考。“证书多了,可选择的‘后路’多了,但‘前路’反而更加迷茫了。”

考证风潮热度不减,如何实现“证”有所用?湘潭理工学院商学院颜诗琪老师建议,应冷静思考,避免“集邮”式考证,从拼“量”向拼“质”转变。

“年轻人考取证书确实能够提升一定就业竞争力,但若只是为考试而考试,不注重自身核心技能提升与实际工作需要的话,很难发挥证书的作用。”颜诗琪说,“考证热”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就业的焦虑心态,学生不应被这种情绪牵着走,而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兴趣方向及未来职业规划,合理选择并准备相关证书考试,避免盲目跟风。

责编:刘家璇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