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以匠心“职引未来”——湖南化院构筑闭环式就业服务体系(三) | 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   2024-08-02 07:33:11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8月2日11版

张建平 张 咪 陈 丹 廖 姗

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全面擘画了新时代教育宏图,深刻回答了新时代育人之问。

作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煤制甲醇仿真实训工厂、智能制造柔性加工生产线等教学场域,党建文化园、校史馆等思政场域,将专业学习与文化浸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心怀爱党初心、厚植爱国衷心、涵养爱校真心、淬炼爱岗匠心,培育了一大批新时代工匠人才。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党委书记陈超坦言,学校一直致力于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路,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

思政强基

强化学生就业愿景

近日,笔者走进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领略该校丰厚的历史底蕴。

知史爱校,以史明志。

校史馆以学校精神文化为魂,以时间为经,以学校重要事件和重大办学成果为纬,分五个篇章展现学校六十余年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办学历程和办学成就。

从建校以来,该校累计为社会输送近16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展现才华、闪烁光芒。

此外,近10年,该校学生还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400余项,其中团体和个人一、二等奖达200余项。学校连续多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中斩获一等奖,两次摘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教社杯”桂冠。

这些成绩离不开学校构建的“党委统领、行政推动、骨干带头、教师跟进、思政落实、学团呼应”的多维度素养教育工作体系,全力培养有信仰、有理想的技术技能人才。

该校坚持开门办思政课,面向改革和发展实践,创新思政教学常规模式,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把立德树人融入实践教育各环节,将课程思政浸润学生学习每堂课,“体、面、点”推进思政教育,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大力打造思政课特色品牌“行走的思政课”与“云上思政课”,将思政课堂常态化搬进校史馆、党建文化园等校园思政场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就业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环节。为此,学校制定了以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公共必修课的从入学到毕业“三年不断线”的全程化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与党建深度融合的“阶梯式”就业创业教育特色,强化“就业思政”,校领导班子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开展现场思政课,把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党建铸魂

提升学生就业服务质效

为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新进程,提高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校领导带队走访相关政府部门、重点企业,强化资源拓展。

今年3月,学校党委书记陈超率队赴韶关、广州等知名企业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同月,学校校长隆平率队赴上海、苏州、安徽铜陵等地进行访企拓岗……

以党建为引领,全校师生齐抓就业。

学校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2022年立项全国第三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单位。近年来,化学工程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以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为工作目标,不断强化就业导师专业化、就业指导个性化、就业服务信息化、就业跟踪长期化的 “四化建设”。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显著提升。

据统计,该院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国有企业,在美孚、巴斯夫、壳牌等外资企业,宁波万华、浙江龙盛等行业龙头企业,湖南源点、广州伊斯佳等行业新兴企业中就业的学生超过了40%。

此外,制药与生物工程、机械工程、智能控制工程、现代信息工程、经济管理、商务贸易等学院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举措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线上交流平台,及时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做好毕业生基本信息的统计与上报、信息发布、校内招聘等工作,确保就业工作高效运转。据统计,近3年,该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职业教育,任重道远;化院未来,拭目以待。在加快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道路上,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必将砥砺奋进、笃定前行,为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责编:杨子情

一审:杨子情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