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试验田”里“结硕果”,自贸区郴州片区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29 01:05:2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通讯员 欧洋婷

郴州城东,沿郴州大道往东行进,一座恢宏的“鱼”型拱门横跨在大道上。穿过拱门,就进入了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

如果说自贸区是一块“试验田”,自贸区郴州片区自2020年9月24日正式揭牌成立以来,秉承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职责使命,探索良法、引入良种、集成良技,将自贸区郴州片区这块“试验田”变成一块“丰产田”,结出累累硕果。

自贸区郴州片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突出湘港澳直通,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要平台以及湘粤港澳合作示范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连续两年居全省“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排名第一,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省“开放十强”园区、十大高效用地园区……

湖南之南,改革前沿,自贸区郴州片区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探索良法,制度创新成果丰硕

怎么让自贸区郴州片区这块“试验田”不断提高产量?关键在于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制度创新为“灌溉”源泉,让一批批创新的“种子”在“试验田”里破土发芽,茁壮成长,持续为自贸区郴州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养分、新活力、新力量。

今年1—6月,经湘粤港“跨境一锁”物流通道,开行班列113趟次,同比增长85%,货值17344万元,运输时间减少40%以上。郴州海关在郴州片区探索“自贸区+陆港”港区联动改革创新,协同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综保区,量身定制“湘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即“快速直达+不换车+中途不查验”的通关新模式,省内监管场所查验过的进、出湘货物,无需在广东口岸报关和查验即可直达香港,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湘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创新案例,获得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2023年第14期)刊发,在全国层面推介。

历史实践证明,制度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之源,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和灵魂,为国家试制度,深深镌刻在自贸区郴州片区的成长基因里。

自贸区郴州片区自挂牌成立以来,全力推进试点任务实施落地,102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面实施;开展自主创新探索,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案例100余项,首创首单首例事项80余项。

针对项目审批周期长、环节多、落地慢等堵点、难点,自贸区郴州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项目“批供同步化”供地改革,出台《产业链项目供地管理暂行办法》和《产业项目“批供同步化”实施细则》,将“批地”与“供地”相关工作同步推进,项目用地审批时长由传统模式下的248天缩短在110天以内完成。

今年以来,郴州片区大力实施开放创新攻坚,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制定《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2024年度“创新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有色金属产业制度集成创新工作方案》,完成15项湖南省自贸试验区第三批改革创新成果申报,郴州片区“批供同步化”“五步法”等2项案例通过评审,参评全国新一批改革创新成果。积极探索监管模式创新,磐石电子成为湖南省首家“保税维修+ERP”监管改革成功的企业。

引入良种,产业发展节节攀升

经济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要种好自贸区郴州片区这块“试验田”,选优“良种”,建强产业,是重中之重。

4月20日,湖南宾泽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仪式暨湖南中科宾泽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揭幕仪式举行,企业瞄准精准预防、精准诊断、精准治疗三大细分领域,打通细胞储存、细胞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研究等全产业链条,成为郴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

宾泽生物科技项目是自贸区郴州片区成为投资兴业热土的一个缩影。招商引资是夯实产业基础的源头活水,自贸区郴州片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菜单”,加快推进市场化招商改革,组建2家招商平台公司,成立自贸投供应链,做强产投供应链,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及光电等优势产业,成立“大招商”指挥部,今年来,引进市场主体735家;引进华泽锂离子电池、致显光电、兆丰科技等2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22个。

招商引资只是“引进来”,怎么让经济发展“强起来”?自贸区郴州片区不断思考怎样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现有优势,持续在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5月20日,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举行东莞猎声电子智能穿戴产品制造总部基地项目签约仪式,着力打造智能穿戴制造产业集群。“签约之后,希望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将产值做大,能够给郴州智能穿戴周边业务提供虹吸效应,让更多智能穿戴供应链能够落户到郴州,最后形成可穿戴产业集群。”东莞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浩表示。

自贸区郴州片区持续开展“千百十”产业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印发《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加快推进产业链“链长”机制工作方案》,推动“两主一特”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今年上半年,推动格瑞普、格兰博、炬神、台达等15家规模以上存量企业扩能升级,营收大幅增长,实现园区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达96.6%,有色金属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产值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6%、30.9%。

集成良技,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步入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这片发展的热土,一个红色显眼的标语令人难忘——营商环境就是园区的“金饭碗”。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试验田”的必需品——阳光、空气和水,既体现着经济发展“软实力”,也为园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硬支撑”。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集成种植“试验田”的良技,才能真正释放开放优势,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28日,郴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驻自贸区工作站揭牌。这一工作站,面向园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规范化、多功能、一站式的精心服务,协助园区把好园区企业入门关,帮助企业规范内部管理,确保健康平稳发展壮大。

6月17日,郴州市自然资源测绘队正式入驻郴州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增值服务专区D15窗口,增设公益类测绘业务和市场类测绘事项,为园区企业和个人在不动产办理、土地分宗、“多测合一”等测绘业务上提供更为便捷、高效、专业的服务。

自2023年3月27日,自贸区郴州片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以来,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对涉企高频事项全面实行极简审批,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6月,“锂电巨头”——湖南沃尔沃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再到建成投产,仅花费不到半年时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政府部门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模式,我们的每一个困难都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谈起回乡创业的感受,刘文杰为家乡的营商环境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上半年,为更好帮扶企业,自贸区郴州片区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制定出台《“两员”专项帮扶实施方案》,对已投产未达产企业、未投产企业(项目)、数据下滑较大企业等三类企业开展专项帮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两员”走访企业(项目)2900余人次,收集问题93个,解决68个。创新推进就业服务政务直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10场,新增就业4857人。

正所谓“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自贸区郴州片区拿出“店小二”的姿态,当好企业的“服务员”,使得园区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成绩亮眼:今年上半年,预计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净入库税收同比增长10.37%,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6.54%,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1.28%,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4.52%,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自贸区郴州片区正以领跑的姿态,着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编:罗徽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