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4-07-22 09:18:34
最近,接连的高温预警揭示了炎热夏季的开始,夏日炎炎,阳光炙热,防晒不仅是追求美丽的时尚之举,更是守护肌肤健康的科学防护。紫外线,这一无形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皮肤,加速老化并潜藏致癌风险。因此,深入了解防晒的重要性与科学方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皮肤老化、皱纹、斑点、皮肤癌……这些都是不好好防晒留下的“伤”
防晒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皮肤晒黑或晒伤,更重要的是为了抵御紫外线(UV)对皮肤造成的长期伤害。紫外线能够穿透皮肤表层,直接作用于皮肤的真皮层,加速皮肤老化,产生皱纹、斑点等。此外,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还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掌握ABCD原则有效防晒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防晒的ABCD原则:
A:Avoid,避免晒;
B:Block,遮挡;
C:Cream,防晒霜;
D:Diet,适当饮食
1.不被晒到,就是最好的防晒
通俗来说,就是避免在紫外线过强的情况下出行。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请务必做好防晒措施。
2.首选“硬防晒”
“硬防晒”是利用物理硬件如遮阳伞、太阳帽、墨镜和衣物等物品来直接遮挡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
紫外线可以通过阳光直射、周围建筑物和地面的反射以及漫反射等多种方式到达我们的皮肤,因此“硬防晒”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提到的物品,任何可以遮挡和保护身体的物件都可以被视为“硬防晒”手段。
3.涂防晒霜
市面上的防晒霜都标注有PA和SPF数值,PA代表防晒产品对UVA的防护能力;SPF是日光防护系数,代表防晒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防晒产品的选择应基于季节、天气、皮肤类型和年龄,不能片面追求高系数,皮肤敏感、有破损或炎症的人应谨慎选购防晒霜。
在使用防晒霜产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首先,涂抹防晒产品前需确保皮肤干净无油脂;其次,涂抹量要足够,一般建议涂抹量为每平方厘米皮肤2毫克左右;再次,涂抹时间应在出门前20分钟左右进行,以确保产品充分吸收;最后,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时需定时补涂防晒产品。
4.适当饮食
①饮食注意光敏性食物,光敏感性食物基本都含有同一种成分——呋喃香豆素,该成分是一种天然的光敏剂,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如柑橘类水果)和伞形科(如欧芹、芹菜、胡萝卜)植物中。按照我们正常的饮食习惯几乎不会导致光毒性损伤,但是如果您的皮肤正处于皮炎、痤疮、湿疹、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等特殊状况下就要注意避免这些光敏性食物。
②增加抗氧化食物摄入,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有助于减轻光损伤和日光诱导的自由基损害,抵抗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夏天,眼睛防晒同样重要
由于紫外线的波长为 400 纳米,低于肉眼可见光的 400 至 700 纳米之间,所以眼睛遇到光照时自动做出的收缩瞳孔、闭眼、眯眼等防护在它面前几乎是失灵的。若长期接收紫外线,眼睛的各个组织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有报告指出,紫外线会诱发眼皮的皮肤癌变,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穿过了眼睛的第一道屏障之后,紫外线会接着刺激角膜,令其发炎,引起疼痛、流泪。当紫外线进入晶状体,则会促进自由基的生长,导致晶状体蛋白变性、氧化、聚合,通俗理解,就是让本来清清澈澈的晶状体变浑浊,进而形成白内障。
眼镜的防晒其实也并不难,一副合格的太阳镜,可以遮挡住大部分紫外线,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防晒误区澄清
关于防晒的误区有很多,例如“阴天不需要防晒”、“只有夏天才需要防晒”等。事实上,无论天气如何,只要紫外线指数(UVI)达到3级以上就需要进行防晒。此外,即使在室内或车内也需要进行防晒,因为紫外线可以通过窗户或玻璃进入室内。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防晒意识,全方位保护皮肤健康。
防晒不仅是简单的涂抹防晒霜,而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健康工程。通过遵循ABCD原则,结合避免直射、物理遮挡、合理使用防晒霜及调整饮食习惯,我们能有效抵御紫外线的侵害。记住,防晒无小事,持之以恒方能守护肌肤的青春与健康,让美丽与安全同行。
实习编辑黄书康 综合整理自湖南航天医院、唐山疾控、科普中国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