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名”研修,智创未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17 20:33:04

双名研修,智创未来

——株洲市双名计划优秀教育后备人才培养对象2024华中师大研修班顺利结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7日讯(通讯员 刘芳华 魏珊珊 周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贯彻落实株洲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学及幼教教师队伍,71216日,160位株洲市双名计划优秀教育后备人才培养对象,汇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学术殿堂,共同踏上了双名计划的高端研修之旅。

华中师范大学和株洲市教育局、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的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下,精彩的课程纷至沓来。

713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后雄为大家带来《成为卓越教师的十项修炼》专题讲座。王教授表示,教师的卓越与年龄无关,卓越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他博大的教育情怀、不断学习的生命状态,感染着学员们,在大家的心田落地生根。王后雄教授的《成为卓越教师的十项修炼》,如同璀璨明灯,照亮了教师们追求卓越的道路,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共同书写着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

通过学习王后雄老师对十大教学法则的阐述,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展望未来,我将以这次讲座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以下方面发力: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应用;注重教学反思和诊断反馈的落实;注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来自王维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王想由衷说道。

713日下午,教育部国培专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授田恒平以四菜一汤为妙喻,带学员们进行了一场轻松愉悦、受益匪浅的学习之旅。田教授语言风趣幽默,内容深刻。他通过高屋建瓴的观点和丰富有趣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核心素养的社会背景、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关键能力。

来自王华初中语文工作室的老师罗王庆感慨道,田恒平教授以培养核心素养 提升关键能力为主题的讲座,于幽默风趣间畅谈湖南和湖北的文化,让我看到一位眼中有山水,心中有丘壑的师者的文化底蕴,更让我顿悟,新时代的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情感的唤醒者,价值观的引导者。

714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桂子青年学者、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张思副教授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人工智能支持的课堂评价转型”“人工智能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人工智能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案例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教育变革,他用大量贴合教学的评价案例和丰富的AI教育工具介绍,为学员打开了通往未来的一扇扇学习之窗,也鞭策着大家要以开放的心态打开视野,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新技术,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力与时代共同律动,从而保持自身强大的学科专业能力。

听了张思教授的讲座,我对人工智能时代下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教育变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场教育的变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提质增效,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未来。我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努力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的优秀教师。 来自龚成章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黄彬激动地说道。

714日下午, 在武汉大学历史系志愿讲解员的引导下,老师们与湖北省博物馆的千年文物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前世今生。虎坐鸟架鼓的精美工艺、越王勾践剑的锐利锋芒、曾侯乙编钟的千古绝响、车马出行图的盛世辉煌……目不暇接的镇馆之宝,让老师们感受了荆楚文化的伟大魅力,感佩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715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副院长、《教师教育论坛》杂志副主编陈兰枝以“教育论文写作指导与教师专业发展”为题,开启了一场启迪心灵的专题讲座。她巧妙地以李吉林、王后雄、李镇西、余映潮、窦桂梅五位教育巨擘的成长轨迹为引,深刻剖析了教育写作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价值,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论文写作的精髓。她不仅传授了方法论的智慧,更激发了所有学员对教育研究的热情与探索精神。

讲座尾声,陈院长以满怀激情的话语鼓励所有学员: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位教师都拥有一支神奇的笔。它不仅是记录教学生涯点滴感悟的工具,更是抒发教育理想、绘制职业蓝图的神器。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笔耕不辍,定能在教育的田野上收获属于自己的累累硕果,成就一番辉煌的职业生涯。

王华初中语文工作室伍诗韵表示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她将积极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写作能力;会更加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亮点,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为美妙的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将努力追求教育写作的更高境界,不断探索新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让自己的教育写作更具个性和魅力。

715日下午,教育部领军教师、特级教师丁洁以“名师成长途径与工作室建设”为题,以自身为镜,缓缓铺陈读思践写的成长轨迹:阅读,拓宽视野的舟楫;思考,深邃智慧的源泉;实践,铸就坚韧的基石;写作,心灵沟通的桥梁。

阳娜老师作为黄丽群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核心力量,深受启发。她表示,丁老师的分享如同启明星,照亮了区域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航道:深耕细作,方能领悟教育真谛;知行合一,方显实践力量;对标先进,方能见证成长硕果。阳老师更从中提炼出成长的三大法宝:怀抱理想,勇敢追梦;脚踏实地,珍惜每一步;仰望星空,精炼自我,不断升华。

716日上午,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吴又存给全体学员作主题为“争做大先生 当好引路人”的讲座。吴又存认为,老师要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具体做到四个引导:坚定信仰,引导学生做热爱祖国的人;德法兼修,引导学生做尊德守法的人;诗词歌赋,引导学生做逐美而行的人;真情涌动,引导学生做求真向善的人。要把握教育正确的方向和价值导向,做到不仅关注学生一程,更关注学生一生。

王华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刘文哲说吴教授的讲座点亮了他心中的教育灯塔,不仅传授了教育理念,更激发了学员们的教育热情与使命感, 讲座完后学员们纷纷和吴教授留影交流,表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绘教育新篇章。

716日下午,扬州市文津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明刚以量子思维为钥匙,开启了教师们专业发展的大门。他妙喻量子特性,激发教师们挑战传统,勇于创新。

目标如量子,精准定位;内容似叠加,丰富多元;关系成纠缠,共筑教育梦。李明刚校长的三句箴言,让教师们眼前一亮,心中一动。结果导向,主题引领,关系为桥,李明刚校长精炼地概括了量子思维的三大法宝。他鼓励教师们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像量子般精准定位;整合教学内容,形成系统模块,如同量子叠加般丰富多元;同时,构建与学生、同事、家长的紧密关系网,实现教育生态的量子纠缠,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

现场互动热烈,教师们仿佛被量子能量点燃,纷纷表示要拥抱变革,以新视角审视教育,用新方法培育未来。

716日午后,株洲市双名计划优秀教育后备人才培养对象研修班盛典圆满落幕。结业庆典之际,33名优秀学员进行了表彰

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工会主席兼双名计划项目负责人匡锋深情回说在过去的5天时间里,所有的学员共同经历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和思想的碰撞;教育领域的顶尖专家为大家带来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案例;学员和专家的互动,让老师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心得;湖北省博物馆让学员们体验了荆楚传统文化。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也提升了老师们的专业素养。正所谓:华师株洲行,名师聚一堂。教育征途远,双名计划强。师德为先导,责任担肩上。博学精技艺,育人铸辉煌。交流促成长,专家领航向。智慧育桃李,芬芳满园香。教育无止境,信心百倍强。展望未来路,共绘新篇章。

在结业仪式的最后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培训教育科科长江桂雄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匠心筹备与周到接待致以诚挚谢意,并深切感慨于全体学员的专注学习与全心投入;寄语这批教育新星,以此次培训为扬帆启航之基,汇聚智慧之光,共铸教育辉煌,成为株洲美好教育蓝图的践行者与领航灯塔。武汉的盛夏热情如火,不仅点燃了学员们心中的教育激情,更让这段学习之旅成为难忘的记忆。专家们以独特的魅力,或幽默诙谐引人入胜,或温柔如春沁人心脾,他们的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如同甘霖滋润心田,让人回味无穷。

此番研修,株洲市双名计划遴选的160优秀教育后备人才培养对象,把所学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研修为舟,以实践为帆,乘风破浪,向着教育理想的彼岸奋勇前行,共同书写株洲美好教育的辉煌篇章。

责编:杨子情

一审:杨子情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