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莎 郴州发布 2024-07-15 08:02:49
幸福加码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彰显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人民的现代化,才有意义。依靠人民的现代化,才有动力。
2024年以来,郴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老旧小区装上新电梯,家里老人出门都方便了”“小区建了普惠幼儿园,孩子可以就近入园了”“家门口就有公园,散步健身都很方便,真贴心”……
一件件惠民举措办到了郴州百姓的心坎上,暖到群众的心窝里。
焕 新

龙女小镇

郴州长卷
暖 心

711时光小镇

老人在五里堆社区“长者食堂”用餐

郴州市新飞学校
安 心

裕后街

西河风光带

爱莲湖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今年初以来,郴州着力推动解决居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难,让城市服务更温暖,人民生活更安心。
今年3月,家住苏仙区苏仙岭街道胜利里社区的居民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仅用了8天,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北校区附近,自建里路段护坡改造工程主体已完工。
以前,下雨的日子,赶着上学的孩子总要从护坡围墙下路过。如今,再也不用担心会有落石伤人了。
这样的效率,同样在北湖区下湄桥街道丽景社区看得见。
“以前不亮的路灯,现在亮起来了!”居民邓大章记得,从施工队进场到路灯亮起,仅用了7天时间。现在,夜幕降临后,26盏新路灯将整条路照得亮堂堂的,居民们在夜间出行再也不用摸黑和摔跤了。
停车难一直是市民最为烦心的事之一。五一期间,家住北湖区的吴先生驾车前往五岭广场,出门前他担心停车位不好找,于是在“福城停车会员”公众号上通过小程序找车位。如此一来,他不仅知道了目的地周边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和停车场的空余车位情况,还可以直接通过小程序导航到车位,十分智慧便捷。
从前是出门找泊位、排队等出场,现在是智能引导、舒心出行。随着接入“一网通”的停车资源增加,不仅大致摸清了郴州市中心城区停车场、停车位的底数,实现了停车位的动态联网,全市的停车资源使用情况也变得一目了然,新应用场景发挥的作用很快显现。
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辩证统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这要求我们,坚持效率和公平相统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6月,走进宜章县杨梅山镇田间地头,村民们正沿着早已翻好的土垄有序开展红薯移栽作业,插苗、覆土……一株株嫩绿的红薯苗错落有致,迎风摇曳,孕育着杨梅山镇“共富工坊”的新“薯”光。
杨梅山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共同富裕,指导村党支部与专业合作社对接,聚集产业、资源和人才优势,逐步探索形成“共富工坊”新模式,破解原有红薯产业“规模小散、订单分散、劳动闲置”的发展难题。
一方工坊,共富一方。“共富工坊”每年为50余名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农户提供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促进人均年增收数万元。
3月,在桂阳县和谐村,当地的农户正在林技人员指导下,将一株株油桐树苗栽种在山头。
今年,郴州将利用荒山新增5000亩的油桐种植面积,3年后,这些曾经没有经济效益的荒山就能源源不断为当地村民带来可观收入。
记者手记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持续改善民生,又能调动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去年,郴州市委、市政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以一系列既“暖”且“实”的惠民举措,用心用情续写“半条被子”故事的时代新篇章。郴州“十大惠民工程”涉及的10项34个省定指标、16项31个市定指标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多项工作受到中央、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肯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从“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到“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再到“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拿出更多有温度、有实效的举措,才能更好为群众解难题、谋实惠。
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扛起责任、奋发有为,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落实到行动上,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责编:何庆辉
一审:何庆辉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郴州发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