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4-07-04 11:07:53
文/石门县澧斓学校 常青
“终有一天,我一定能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执着,在浩瀚的星空中采撷那颗最璀璨的星!”演讲完最后一句,小胡同学还沉浸在自己的“太空梦”中,现场已经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意识到已经结束演讲的她,向大家鞠躬致谢,轻松地走下台后,给坐在观众席的她的妈妈和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们三人的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场演讲比赛,就小胡的现场表现来看,我们已经赢了。
小胡同学不是我任教班上的学生。前年初冬,我受邀担任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评委,整场比赛选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但我却被一个小个子女生所吸引——从身形上看她与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相似,但是她的朗诵技巧和舞台表现力又比其他选手明显沉稳很多。那次比赛后,我没有向学校推荐她作为县级决赛选手,原因是我认为她在初中组的朗诵比赛中,身高上不占优势。今年四月份,读书日活动如期而至,赛前有个女生来办公室找我辅导,我听了她的朗诵后感觉特别熟悉,细细回想,才记起来她是前年学校朗诵比赛里的那个小个子女生。现在就读八年级的她,身高已经和同龄人差不多了,也就是在那天,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胡杏尹。
那次朗诵比赛她选的内容是《永远的九岁》,我仅在手势、感情、眼神和服装方面给予了她一些建议,她就在学校初赛中以高分获得了第一名。赛后我向学校极力推荐她作为代表参加县级比赛,并表示自己愿意当她的指导老师。四月底学校终于答复我:决定让胡杏尹代表学校参加县级演讲比赛,并由我担任她唯一的指导老师,全面负责赛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想要在比赛中出彩,首先内容就要充满正能量且新颖,我主动舍弃了在演讲比赛中已经斯空见惯的一些内容,而是从“中国航天日”“神舟十八号”的成功发射中获得灵感,将内容定位于:偶像是中国的女性航天员、“太空教师”王亚平,从学生和女儿的角度看“传奇人物”。 五一小长假我在安静的学校里写稿件、请教同事、搜集资料、做背景视频,光演讲稿就经过了十余次的修改和调整,而背景视频也结合自己多次试读稿件的速度进行过若干次完善才最终确定。
小胡是朗诵型选手,所以一开始训练,她便是一口朗诵腔,原定四分五十秒内读完的稿件她五分半钟才读完。我给她示范了什么是演讲,又找了专业的“朗诵和演讲的区别”的视频给她看,她才弄明白二者的不同。接下来就是练习了,由于当时正值生地会考前的冲刺阶段,每天只能挤时间训练,整整二十天,每天中午我们都是在无人的空教室里度过。我教她如何讲故事,怎么讲自己的梦想,怎样表达自己梦想的萌发、犹豫、坚定等过程。她说,不知道王亚平是谁,我便把自己收集的所有关王亚平的报道、视频给她看。慢慢地,小姑娘被王亚平的故事所感染,也把那个首个在空间站行走的太空教师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内容熟悉了,接下来就要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感情,每次演讲到最后一段时,她对情感的把握非常到位,但另一段说王亚平从太空给自己的女儿摘了一颗“星星”,“我看到这一幕,泪水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来。”无论怎么练习,她就是无法共鸣,而且认为一位妈妈兑现给女儿的承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告诉小胡:如果演讲者对自己演讲的内容都无法共鸣的话,那么是不可能引起现场听众的共鸣的。我把去年六一儿童节中央电视台《摘星星的妈妈》的专访播放给她看,她才知道,原来亚平阿姨进入空间站大半年,只能天天看着自己女儿画的画来解思念之苦。她不禁回想自己七年级第一次住校时,妈妈经常打电话给她,还会忍不住来学校看望她,给她带来很多她喜欢吃的零食,才终于理解了当一位母亲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时,心里是多么的难受,也终于读懂了我写的这一句话,在练习中才慢慢地融入了遗憾和伤感。
为了让平时的练习更有感觉,我准备了小音箱和话筒,并同时播放背景视频和音乐,让她身临其境地感受比赛,也让她把练习都当作上台。小胡从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收放自如,每一次练习我都会录下视频让她回看,并评价自己的表现,找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周末她就在家里练习,发视频给我,慢慢地,我和小胡的关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更近了,有时看她演讲,愰惚间我就像看到自己的女儿几年后的样子……甚至有时候,我真的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5月24日是正式比赛的日子,我们早早地来到了现场,听其他选手演讲时,她一点儿也不紧张,反而对自己愈发得有信心。终于轮到她上场,她的第一句“初次见到她,是在六年级的班会课上……”就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现场所有观众听着她娓娓道来,跟随着她一起走进了王亚平奋斗的故事。“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来!”她带着哭腔;“我会大声地告诉所有人我的太空梦,不怕被笑话!”她坚定地宣告;“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中!”她无比自豪!最后,这个向所有人宣告要 “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执着,在浩瀚的星空中采撷那颗最璀璨的星” 的女孩,荣获演讲比赛二等奖,第一次参加高手如云的县级演讲比赛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我们看来,她真的已经赢了。
通过这次比赛,小胡同学认识了王亚平,也向更多的人普及了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她说,原来追星是这种感觉。她不是我辅导的第一个演讲朗诵选手,相比前面已经获得省级奖项的选手,她的表现也不是最突出的。但是我能让她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在此之前她曾为流量明星疯狂,现在,她和她的朋友们已经为神秘的太空而着迷。
小胡同学的比赛经历为我的德育工作生涯又增添了浓厚的一笔。其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不需要强迫他们背记相关知识,也不能有“一次德育课就能改变学生的终生”的奢望。我们要做的,只是在课堂上、生活中、活动里时时浸入正能量的元素,正能量的种子自会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并帮助他们向阳而生。
作为老师,我愿在我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再遇见一个又一个的小胡同学,然后,带着他们,去采撷太空中最璀璨的星!
责编:彭静
一审:彭静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