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02 21:47:03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吴奕 魏磊
暴雨连连,湖南安化,充满挑战:
资水中游,境内水系发达,连续强降雨造成汛情严峻;
山区地貌,切割强烈,山坡坡度陡峻,是典型的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频发区;
地域广大,百万人口,既给应急救灾增加压力,也给灾后重建工作增添挑战。
6月21日以来,安化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局部出现暴雨、大暴雨。7月1日,全县启动II级响应,期间有7个乡镇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部分地方降水量达到极端暴雨标准。
来水急、水量大、灾情连连告急,而在防汛一线,全县广大干群向险而行,应战极端天气,全力守护人民平安、山河安澜。防汛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未发生较重大险情。
安化县南金乡组织群众转移。
未雨绸缪 下好“先手棋”
“东坪镇的父老乡亲,安化将迎来持续强降雨,俗话讲‘欺山莫欺水’,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连日来,在安化县东坪镇各个村(社区),居民总能听见吴朝宏一口熟悉的方言在“村村响”广播喇叭里准时响起,提醒大家注意汛期安全。
“村村响”广播传播及时、传播范围广、受众层次多,成为了群众获取防汛信息的重要渠道。
自6月21日以来,安化县第一时间启动“村村响”应急广播。通过主播控中心平台,25个乡镇(场)平台和464个村级及以下播控平台的7934个大喇叭,主流平台的全媒体渠道,累计播出防汛抗灾预警信息超22890条。
在安化县应急物资储备库,救生艇、雨衣、抽水泵等防汛物资正在有序装车,这批物资将运往全县各乡镇。“在汛期前,我们就已经全部清点了现有物资贮备,明确了专人管理,保证有需求时备得足、运得出、用得上。”安化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一个月前,由500人协同配合的山洪地灾防御实战演练刚刚落下帷幕。演练团队用60分钟模拟了11个防汛抢险科目,内容涵盖“防、抗、救”全链条,新装备、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贯穿全程,高效还原了防汛抗灾实战中的“安化速度”。
畅通无阻的信息发布渠道,整齐有序的防汛物资储备,随时待命的应急抢险队伍……安化县未雨绸缪、枕戈待旦,构建起了稳固、高效的防汛体系,为保障县域整体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化县龙塘镇茶乡花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内自来水管破裂,社区20余名党员、志愿者自发为当地居民送水上门。
以“迅”制“汛” 守住“生命线”
“水库水位是多少?房屋情况排查得怎么样了?还有多少户群众没转移?”6月22日9时,安化县冷市镇南华村暴雨如注,受伤卧床的党支部书记黄跃斌在家里心急如焚。此前他因入户走访群众摔伤,只能在家休养。
眼见雨量越来越多,黄跃斌不顾家人劝说,拄着拐杖毅然走出家门。在黄跃斌的带领下,南华村提前转移群众52人,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连续不断的降雨、居高不下的水位、接连发布的预警……当洪水来袭,党员干部永远是靠得住的“中流砥柱”“架海金梁”。
7月2日一早,在安化县滔溪镇卫生院安置点,值守干部送来热腾腾的早饭。滔溪镇利用镇卫生院空床位多、面积广、医疗设备完善等特点,改出了一处集中安置点。
安化县滔溪镇为集中安置群众免费提供早中餐。
陪伴卫生院安置群众的还有24小时值班的滔溪镇干部。“我们镇上有3个集中安置点,安排了5名干部职工为转移群众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所有集中安置的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床睡。”滔溪镇纪委副书记刘德强说道。
安化县以汛为令、向险而行。县委县政府紧急召开多次全县防汛会商会、调度会,县领导积极下沉一线,前往各乡镇督导防汛,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山塘等重要点位的防汛备汛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自6月21日以来,安化县共有2万余名党员干部,15000余名“三长”、志愿者参与防汛救援工作,组建了478支党员突击队,成立了72个临时党支部,全力投身防汛抗灾工作。
截至目前,安化县紧急转移地灾避险20616人。
安化县委组织召开防汛会商调度会。
不等不靠 打好自救牌
“来电了,快给手机充上电,给孩子报个平安。”古楼乡是安化此次降雨量第二大的乡镇。持续的降雨导致该乡电路损坏、通信中断,全乡面临着停水停电、信息失联的困境。县应急、交通、武装、水利、电力等部门立即进驻,救援、电力、供水、通信全力开展抢险。
截至7月2日18时,安化县共中断电路线路22条,目前已抢通20条,通信基站共中断327个,已恢复264个。
安化县交通部门全面开展道路抢通保畅工作。
连续出现的强降雨天气对安化县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安化县农业农村局全面部署农业防汛救灾工作,出动技术指导人员500余人次,服务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0余家,指导各乡镇抓好农作物生产恢复,保障粮食安全。
目前,安化县正在继续组织人员开展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田间排涝等各项技术指导服务,并安排专人密切关注雨水天气变化情况,强化预警提醒和风险排查,确保灾后生产尽快恢复,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与此同时,在安化各地,灾后重建工作正在以速度和效率齐头并进的姿态全力推动,共有6388名抗灾救灾人员在全县各地积极参与人员转移和救灾工作。在多方力量的驰援下,安化县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
7月2日,连续的降雨终于停歇,雾霭散去后的茶乡,天朗气清。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刘谦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