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长沙这个社区,有幸福感!居民都说:离不开“王书记”

杨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28 16:20:4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龚柏威 通讯员 杨清

6月28日,记者来到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街道史家坡社区时,久雨初歇,空气中都透着清新。这里的居民们告诉记者,他们的幸福感,藏在生活的细节里。

王亿对河堤进行巡查

比如,徐嗲嗲与老伴,无子女相伴,家里有重活,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随喊随到;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活动精彩纷呈,还是无烟环境;家中漏水停电,一个电话就能解决……

说起这些小幸福的由来,居民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名字:王亿。王亿,史家坡社区党委书记。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王书记的,居民们立刻团团围了上来,“王书记好啊”“社区真的为我们做了很多实事”……

“我们和王书记是双向奔赴”

连日降雨,浏阳河水位进入应急响应状态。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街道史家坡社区,志愿加入防汛队伍的人,络绎不绝。“社区是我家,谁都不愿落后。”社区居民汤妙荣说。她还有一个身份,史家坡社区文明实践站常驻志愿队伍的“排头兵”。

王亿查看上涨的水情

“我们社区的这股新风,和王亿书记有很大的关系。”史家坡社区主任李清焰说,王亿当过兵,作风硬朗、待人热诚,有什么困难,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他常说的一句话,兄弟们,跟我上!”

今年年初,一场大雪骤然而至。凌晨5时,当多数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王亿就挥着铁铲,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社区的道路上、小区里,铲雪除障了。突然,他一脚踩空,带发了膝盖上的旧伤,忍着剧痛,王亿不动声色。直到铲雪结束,众人见他脸色苍白、汗珠如豆大,强行要送他去医院时,才从他口中一点点撬开这个秘密。

王亿说,无论还是防洪还是抗疫,史家坡社区居民的身上,都能体现出这种“主人翁”意识。“那么这么意识从何而来呢”,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一位居民答得飞快:“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社区书记,愿意为有需求的退休人员找工作、愿意自掏腰包补贴社区里的困难户……你愿不愿意配合她工作呢?” “对!我们和王书记是双向奔赴。”志愿者们笑着说。

理好“一张网” 办好千家事

社区书记又称“小巷总理”,光有热情还不行,要熟悉情况、有方法,能与时俱进,处理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才能事半而功倍。

近年来,开福区深入“网格化+数字化”,提升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如何深入贯彻这一要求,更加高质效服务好社区居民呢,王亿一边思考、一边践行。

史家坡社区共有5个网格,每个网格多少人、多少户,多少商业,基本情况如何,王亿做到了“一门清”。他将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元、共建单位、楼栋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下沉网格,形成自上而下的网格责任体系。全面推行“网格化+数字化”等治理服务模式,延伸治理服务触角,实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网格”。

万国城的孩子们上学必经的人行道上占据着5个大变电箱,阻碍了交通还有安全隐患,在网络线下,王亿多次去实地了解,充分听取意见,在线上,通过网格系统,上报信息。“网格一吹哨、部门必报到、问题要解套”,变电箱问题得以解决。

“我是一个军人,也是一个党员。”王亿说,在基层他已经服务了11年,得出一个经验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就要紧跟上级单位的步伐,积极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他始终谨记基层工作者的初心,倾听居民心声,传递居民所盼所想。他说:“基层治理一直在路上,为居民服务永远没有休止符!”

责编:张福芳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