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松木塘镇:湖光山色两相和 文旅生辉熠熠兴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26 17:48:15

文/图/视频/王婧 朱菀榆 徐如风 曾永明 刘钢

青山为岸,敛尽千里湖光;碧波如裳,摇曳万里山色。几行白鹭起舞,浮光掠影,飞于碧水青山之上,穿林打叶,隐于青松翠竹之间,生趣盎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巍巍山峦到飞湍瀑流,从茂林修竹到嶙峋怪石,自然奇观美不胜收,这里是桃江县松木塘镇。

桃花湖水库。

近年来,松木塘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发展思路,依托自身丰厚的文旅资源,以全域旅游为契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当前,松木塘镇正执“产业振兴”之笔,以“文旅融合”为墨,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

宜居村庄。

好“风”凭借力,振兴新动能。在松木塘镇连绵不断的山脊上,一排排白色的风力发电设备静静地矗立着,风机叶片随风缓缓转动,将自然风能转化为清洁绿色的电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最大限度惠及企业、村集体及广大村民,为当地带来致富之风、为村民带来幸福之风。驭风发电,助力乡村经济乘风而上。

风力发电。

松木塘镇境内有着丰富的锰、锑、钒、铅、锌、石煤等矿产资源,锰储量1000万吨,石煤10亿吨。松木塘镇立足现有矿产资源,有序推进新鑫石料“绿色矿山”项目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过程,实现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每年能直接或间接为当地村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100个,不仅还利于民,更还绿于民。

松木塘春天风光。

产业发展彰显经济“硬实力”,文旅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除风力、矿产资源外,松木塘镇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桃花湖、老木盆、神仙洞、石门坎、飞水岩、子良岩、棋盘山、猴公山、城墙山、草子坳等,无一不令人感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无一不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子良岩。

桃花湖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桃花江森林公园三大景区之一,坐落于松木塘镇境内,是松木塘镇一张闪亮瞩目的名片。桃花湖水光潋滟,澄澈如镜,与青山交相辉映,荡漾着一抹柔情与缱绻。游人乘游船,向湖面更广阔处漫溯,遍览湖光山色。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桃花湖游船接待游客年均近1万人次,松木塘镇将美景转化为“钱”景,生态变业态,催生“美丽经济”。

桃花湖渡船。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沿青石板路向前,山涧溪水潺潺,偶见“小桥流水”,继续登阶梯而上,豁然开朗,只见飞水岩瀑布似银色绸缎飘逸而下,又如巨龙挟浪落入人间,颇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近年来,松木塘镇充分利用好生态优势,对飞水岩瀑布等景点进行提质改造,打造绿色生态“好风景”,吸引游客前来,搅活乡村旅游的“一池春水”。

飞水岩瀑布。

松木塘镇不仅有青山绿水,还有“诗和远方”。在竹林茂密的天然氧吧里徒步溯溪,在农家乐里品尝刁子鱼、红薯粉、腊肉等乡野味道,在桃花湖码头露营,在山水之间乐享田园风光,“颜值”与“内涵”并存的乡村旅游不仅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放松,也给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停车等产业发展增收30余万元。

夏日溯溪。

按下文旅融合“快进键”,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松木塘镇深入挖掘“竹旅文体康”五位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潜力,以山水为底色、以生态为特色、以康养为载体、以旅游为纽带,探索多元化“康养+”路径,培育发展“食养”“药养”“水养”等休闲养生产业,打造养神、养肺、养眼、养心、养胃的康养胜地。

山林游道。

步行至松木塘镇龙山湾村,村内道路干净整洁,路旁植被茂密,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菜园规整,休闲广场平坦开阔,健身设施完善,新农村面貌一新。一幅幅栩栩如生、色彩绚丽的彩绘跃然于屋墙之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呈现,不仅扮靓了乡村,也成为了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美丽乡村。

近年来,松木塘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紧围绕“一湖三路四片多点”,大力推动美丽庭院、美丽屋场、美丽乡村“三美联建”,创新领导包干制、督查随机制、奖惩严明制“三个机制”,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擦亮乡村振兴美丽底色。

田园风光。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未来,松木塘镇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实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新道路,推动各项事业稳定发展,答好乡村振兴“赶考卷”。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刘谦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