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让学生成长看得见——长沙市发布《2023年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

  科教新报   2024-06-25 10:11:28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 谢景佳

“民主型教养方式成为主流,成长型思维的家长亲子关系更好,亲子沟通良好的家长更不容易产生教育焦虑,更易促进孩子学业成绩提升……”6月24日,长沙市教育局发布了《2023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包含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三个部分,涵盖学生心理健康、科学素养两个专题。

此次评价坚持问题导向,破立并举,评价牵引力增强;坚持专业导向,数字依托,评价支撑力夯实;坚持效果导向,学评融合,评价决策力彰显。

规模空前:15.06万名中学生及家长、3.7万名专任教师参测

此次评价邀请了全市9个区县(市)272所普通初中和94所普通高中共计150593名中学生及其家长、37242名专任教师,围绕核心素养达成和学业质量标准开展,以多模态数据汇聚、智能化模型分析、可视化地图呈现、循证式诊断改进实现区域教育评价慧采、慧算、慧报、慧看,评价更注重过程、结果更精准。

今年的评价体系瞄准“品质教育”目标,新增了学生科学素养、教师评价素养、校长数智力专题评价,聚焦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双减”成效、家长教育焦虑状况及缓解机制等,校家社多维视角探寻教育规律,注重评价发展性功能,回归评价育人的本源。

坚持应用为王,长沙市连续7年召开评价报告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发布年度报告,引导树立新的评价观和质量观;结果应用“数智行动”掷地有声,指导强化增值评价校本化应用,发挥教育智库作用,深挖大数据价值,分析差距、查找问题,探寻改进措施。

数据支撑:精准分析业态学情,这些数据值得关注

《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初中总分高增值学校73所,高中历史类总分高增值学校25所,物理类总分高增值学校25所,高中历史类学业引领型学校14所,较2022年增加3所。其中,8所初中和12所高中体质健康与学业质量均为“高增值”。

数据还显示,长沙市坚持把立德树人摆在突出位置,中学生行为规范表现良好,言语文明、生活勤俭,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学业质量水平稳步上升,初中学业领跑者学生较2022年环比上升0.38个百分点,七成学生学习效能感高;体质健康状况逐年向好,初高中合格率较2022年分别提高0.96、0.46个百分点;心理健康状况达到良好水平,八成高中生对近期生活状况满意度较高;劳动能力高于全国均值;“双减”持续走深,初中、高中学业负担感受适中学生比例较2022年分别上升了8.72、7.14个百分点,近八成家长对学校“双减”效果满意度高。

家庭教育情况如何,对孩子有何影响?大数据给出了答案总体来看,面对面交谈更利于解决亲子矛盾,亲子沟通效果与教育焦虑对孩子成绩影响负相关关系长沙学生家长普遍重视家庭教育,三成家长教育焦虑程度较高,表示家庭教育“压力非常大”,58.31%的家长表示“有一些压力”家长教育焦虑影响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加重孩子作业负担,26%的家长理解“双减”初衷但担心影响孩子成绩,五成以上学生表示家长会帮其购买“一科一辅”外的教辅资料。

成长型还是焦虑型?大数据为家长精准画像。成长型思维家长亲子关系更好,有利于促进孩子学业成绩提升,一般表现有终身学习、善于沟通、尊重孩子、期望合理、快乐陪伴、热爱运动六大特点;焦虑型家长则往往呈现成绩关注过度、教育期望过重、沟通方式不佳、民主程度不高、成长思维有限、运动锻炼不足、教育耐心缺乏、教育支出过高等典型特征。

数智赋能:打造数字化背景下大规模教学和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的教育新样态

全市78.95%初中校长、82.29%高中校长数智力较好;55.44%的初中校长、67.71%的高中校长建立了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并依靠团队推动数字化建设。八成以上中学教师通过网络教研实现了教学课例资源的分享交流及在线研讨。”谈起数智力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聂庭芳展示了这些数据。

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学评价是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维度。数据显示,当前全市七成以上教师信息素养较高,71.8%的初中生、70.69%的高中生表示大部分任课老师能熟练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线上教学、作业批改、评奖或答疑辅导;八成以上校长表示学校教师经常根据学情数据为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85.44%的初中教师、85.2%的高中教师经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及课后家长评价等对学生开展综合评价。

推进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育现场,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赋能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和智慧评价,是长沙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分析发现,校长数智力与评价结果应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高水平数智力校长所在学校评价结果应用好,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更低。

“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团队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逐步形成市州一级的教育质量评价改革范式,为教育评价实践创新和技术应用提供了有益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辛涛表示

今年是长沙连续面向社会发布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的第七年,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不再公布靠前学校名单,而是以“点对点”的形式向各校公布评价结果。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妍指出“不公布名单,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关注排名先后,尽可能淡化评价奖惩功能,注重评价发展性功能,将注意力放在评价维度间回归评价育人的本源。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落脚点在于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历时数个月,调研几万人,数据是十分有价值的,要用好评价报告而非束之高阁,通过对报告内容的研读厘清差距、找出短板,做好工作改进,把大数据作为未来学校发展的科学参考依据。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