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西湖1小时内倾泻长沙,未来一周还有特大暴雨

  三湘都市报   2024-06-24 19:50:31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致远 通讯员 梁潇

6月24日一早,长沙暴雨,多个地铁出口,挤满了准备上班被困的“打工人”。受降雨影响,长沙市水文局、长沙县水文水资源局、浏阳水文局、宁乡市水文水资源局也陆续发布洪水预警。

24日10时,中央气象台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这也是今年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这一场雨来势汹汹,尽管雨势有所减弱,但据省气象台预计,未来多日,湖南多地仍将持续暴雨天气。

圭塘河破最高水位纪录,长沙1小时的雨可注满54个西湖

“涨水了!涨水了!快把车开出去……”6月24日一早,长沙雨花区暴雨如注,家住万科金域华府的刘女士急忙喊道。“第一次看到圭塘河水位这么高,水流湍急,我们这个十字路口水淹到了膝盖。”刘女士对上午发生的情况仍历历在目。

据刘女士回忆,小区附近有几台车没来得及转移,全都泡了水,“劳动路与万家丽路交会路口,好几台车几乎淹到车顶。”她指着不远处的排涝设施点说。

6月24日上午开始,长沙市气象台发布了多轮暴雨预警,其中雨花区升级到了最高等级的暴雨红色预警。“24日9时至10时,长沙单小时雨量65.1毫米,打破当地6月单小时降雨纪录。”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说。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综合分析,长沙市气象局预计,6月24日至26日还有持续性暴雨、大暴雨天气,累计雨量仍有150毫米至250毫米降雨,局地300毫米至400毫米。长沙市气象局从6月24日11时00分起将Ⅲ级应急响应状态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状态。

长沙市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24日8时至18时,长沙各区县均出现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89.2毫米,最大雨量192.4毫米(长沙县榔梨),最大雨强93.2毫米(望城区乔口,24日7至8时);城区平均雨量105.2毫米,最大雨量182.1毫米(雨花区圭塘),最大雨强78.0毫米(雨花区东山,24日9至10时)。

据中国青年网青蜂侠短视频报道,若根据长沙市总面积11819平方公里计算,单小时总降水量达7.68亿立方米,约为54个西湖。

6月24日上午的降雨,同时导致圭塘河发生有记录以来最高水位洪水39.78米,涨幅4.59米。至6月24日19时,浏阳河㮾梨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36.0米,水势仍处于上涨态势。

大暴雨将一直下到7月初

6月21日以来,湘中以北已出现大范围暴雨到大暴雨,局地降雨破极值。湖南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湖南仍处于雨水集中期,有区域性暴雨、大暴雨。24日至28日强降雨仍集中在湘中、湘北,部分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单点可达特大暴雨量级。29日起强雨带南移,湘中、湘南有暴雨到大暴雨。

长沙大暴雨因何而来?“长沙的降雨是从24日凌晨5时以后开始加强发展的,并且到中午仍非常强。从目前统计来看,普遍达到大暴雨量级以上。”湖南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刘红武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强盛、稳定,长沙正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高能高湿区,24日凌晨有东路冷空气下来,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势力相当,它们形成的辐合线一直维持在长沙地区,使得长沙的降雨持续时间长。

同时,从6月8日起,湖南已进入雨水集中期。湖南省气象台副台长、首席预报员刘炼烨指出,今年湖南雨水集中区的特点主要有三个表现。第一是降雨的范围广,全省的14个市州都出现了暴雨、大暴雨。第二是累计降雨量大,降水区域高度重叠,集中在湘北和湘中地区。目前,湖南省全省平均雨量是183.3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近五成,中部、北部的部分地区偏多一到两倍。第三是降雨极端性强。

“多地的降雨量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最大的桃源县日雨量达到了471.7毫米,打破了全省最大日雨量的纪录。”刘炼烨说。

此次降水过程在湖南历史上是什么情况?刘红武表示,这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综合评估跟历史排名第一的2017年6月底的持续性暴雨过程综合指数相当。

雨要下到何时?“后期湖南天气在28日之前,暴雨到大暴雨天气主要集中在湘北、湘中地区;29日至7月初,降水南压,暴雨到大暴雨天气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刘红武分析称。

提醒:近期湘中、湘北需防次生灾害

6月25日,湘中、湘南阴天有大雨,其中长沙、湘潭、株洲中北部、岳阳南部、常德南部、益阳中南部、湘西州南部、邵阳北部、娄底、怀化、衡阳东北部有暴雨,长沙(浏阳)大暴雨。

6月26日,湘中、湘北阴天有中到大雨,其中长沙、湘潭、株洲北部、岳阳南部、常德南部、益阳中南部、湘西州南部、娄底北部、怀化中北部有暴雨,长沙(浏阳、长沙县)、岳阳(平江)大暴雨。

气象专家提醒,近期湘中、湘北地区需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湘江中下游防范流域性洪涝风险,建议加强江河湖库水情监测管理、灾害隐患点巡查排险;湘南防范滞后性地质灾害风险。

同时,还需防范局地雷暴大风对交通运输、临时建筑、户外设施及设施农业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防风加固。此外,需加强田间管理,防范“雨洗禾花”、淹涝灾害等风险影响,并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

责编:许利文

一审:李致远

二审:朱蓉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