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责任托举学生的梦想 ——记三八红旗手刘兰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24 09:38:02

文/周美蓉

这是个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且豁达知性,展现出女性的坚强和智慧,对事业极有执着和追求的女性。

她叫刘兰娥,1975年出生在张家界市永定区,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张家界北门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29年间,她以为人师表的本色、博爱敬业的情怀、初心不改的执着、夙夜在公的斗志、雷厉风行的胆识、砥砺奋进的精神,在百年树人的三尺讲台上,显身手、展宏图、建功勋;在波澜壮阔的人生舞台上,树标杆、当典范、展形象。为永定区的教育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创特色品牌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因其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功绩卓著而先后被评为省、市、区优秀指导教师、双名工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优老师、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殊荣;发表文章20篇,其中《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策略》2012年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吉首大学学报第33卷第6期社会科学版,《浅谈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表于国家优秀教育期刊《教育与文化》2022年49期,《信息技术给数学课堂带来不-样的精彩》2018年发表于湖南教育第1013 期,《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思考2018年发表于湖南教育第1017 期 。撰写论文42篇,其中8篇获省级一等奖,23篇分别获市、区奖励。 34次参加国家、省、市、区业务竞赛及课堂教学竞赛,其中2011年代表张家界市参加省赛,荣获4个一等奖。另外录像课、微课、课件分别获国家三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5个、省级二等奖3个。短短8年,她与学校发展相伴,与教师成长同行,带领张家界北门小学分别获得张家界市文明校园、张家界市书香校园、张家界市平安校园、张家界市信息技术2.0示范学校、永定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永定区学校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先进单位等殊荣,她本人于2024年3月被评为永定区三八红旗手。           

刘兰娥来自农村,在艰苦的环境里成长,从而练成了坚韧不拔、永不退缩的拼搏精神。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路开挂,每次考试位居榜首,成了当红炸子鸡。学校为此举行大规模游行庆祝活动,并鼓乐齐鸣将喜报送到刘兰娥家。把她家里人高兴得像三月里盛开的桃花,灿烂得花枝招展、春色满园。

初中毕业,刘兰娥不听别人说当老师就是做“保姆”的劝阻,她毅然选择了“灵魂工程师”职业,并以品学兼优的成绩叩开了“湖南省永顺民族师范学校”大门,成为一名准老师。

帮贫扶困

1995年8月,刘兰娥走出校门分配到永定区谢家垭乡和平岗中学,任初一班主任。她用仁德厚爱、无私奉献为山里娃撒播知识,像一支蜡炬,为教育事业燃烧希望之光。

上世纪九十年代,受“打工潮”冲击,农村出现大批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刘兰娥班上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管教松懈,经常不完成作业,还夹杂着贫困的折磨。对此,她在抓教学的同时,还坚持访贫问苦接济特困学生。

有位来自筒车坝村的李小勇,智力发育迟,性格内向,像个闷葫芦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学习成绩一团糟。上课时一动不动,看似在听课,问他话,像鸡毛掉到井里——不声不响。为了撬开这个闷葫芦,刘兰娥决定去他家。

秋日傍晚,刘兰娥翻山过沟走七八里,来到李小勇奶奶家。两间破败不堪的老木房,屋里没一件像样家具,生活举步维艰。李小勇的奶奶见到刘兰娥就说:“这孩子命苦,他父亲打工把命打没了,母亲出去后再没回来,他6岁成孤儿,刘老师你多关照他,帮他开窍学点文化,将来好讨乞(吃)”。

看到这样哀其不幸的学生家境,她怜贫恤弱之情油然而生,好一阵“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叹。后来她经常家访,还注重与学生谈心、交朋友,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班主任,刘兰娥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更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关心,培养他们自信、自尊、自立、自强,不让后进生掉队。时常接济贫困学生,100元、200元不等。常为李小勇买学习用品,和他交流沟通,对他耐心辅导,认真讲解,陪他做作业,用真情实意感化温暖着他。

有天晚上,刘兰娥到李小勇家回来时,天气陡变,雷电咆哮,风雨怒吼,搅得天地一片昏暗。她路过一片坟地时,那阴森森的恐怖感胀满全身。右边有条深沟,刘兰娥走得急,突然一个炸雷,惊得她一跟斗滚下沟去,慌乱中膝盖碰到一块尖石头,划开一道长口,血流不止。刘兰娥顾不得膝盖痛,手脚并用扯着树木草藤爬上来。一身透湿来到乡卫生院,搞完药回到学校已深夜,第二天瘸着腿去上课。

当李小勇得知刘老师为了关心自己而摔伤腿,向来不爱说话的他,开天辟地第一回跑到刘兰娥面前,憨态可掬地说:“刘老师,你为我受伤了,对不起!”然后,深鞠一躬。后来李小勇学习发奋,从原来的不及格上进到中等成绩,有了百尺竿头的精进。

24年后刘兰娥在北门小学执教,李小勇的儿子李铭又成了她的学生。父子俩神似、形似,仿佛就是同一个人的三十年前、三十年后。李铭遗传了父亲的木讷性格,学习跟不上,每次考试二三十分。刘兰娥没有放弃他,而是将当年的那份真情厚爱延续到李铭身上,经常家访,像长辈一样苦口婆心开导他帮助他,让他很快变成优等生。

执教29年,她教的数学成绩优异,2018年统考时平均成绩85.5分。升学率达到98%,学子灿若群星,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燃烧梦想

2002年,永定区教育局一纸调令,将刘兰娥调进张家界百年名校崇实小学。来到这所全国“文明校园”,她深感无限风光,同时更觉担子重责任大。

在崇实小学14年,她一直担任班主任数学老师,每天与教室、讲台为友,与学生、理想同梦。她在认真细致的学习备课、授课讲解、批改作业、示范巩固、引导创新等琐碎中忙碌度过,在绞尽脑汁的教学工作中枯燥乏味的消耗青春,把教学工作视同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用艰辛与付出、使命与担当,书写自己的人生梦想。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教育工作飞跃发展,自从国家和各省市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持续性开展教育、教学“比、学、赶、帮、超”活动。除了教学任务以外,各类国家、省、市、区举办的教师专业竞赛活动、学术论文成果、说课、普通话、粉笔字、微型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板书设计、试验课、公开课等比赛活动,每年都会铺天盖地而来,几乎忙得日夜轮轴转,恨不得变成千手佛帮自己减压。

2008年春,刘兰娥要参加“永定区教学说课比武”,不仅要做赛前准备,每天的教学任务一节课不能少。为了比赛,她提前半个月做“磨课”准备。

刘兰娥虽参加过几次比赛,但只拿过二、三等奖,因此她暗下决心,不破楼兰誓不还,不拿第一绝不休!

对比赛,校领导看得无比金贵,双休日不休息,校长刘晓华、副校长李娟、教研室主任张金贵一直陪她一起反复打磨、研究、指导,做刘兰娥的盾牌靠山。

平时,利用晚上打磨,李娟老师负责一对一辅导,将《认识钟表》这一课题,集全学科之力一起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清洁明了……连续半个月,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一两点,直到家人电话催寻才停下,大有十年磨一剑、修炼得道一样的艰辛和付出。

6月15日,刘兰娥以火样的热情,在张家界崇实北校,经过一天的群英逐鹿,她以总分第一的成就斩获一等奖,在这个神仙打架的赛场上,让自己的青春燃出最美火焰。

接下来一发不可收,2009年,主持课题荣获市级一等奖和省级一等奖。

2010年,荣获张家界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中期评估成果一等奖。

2011年,湖南省三优联评“说课、教学设计、课件”竞赛活动中,刘兰娥代表张家市参加这次比赛,她以势如破竹的勇气和雄厚实力,将《三角形的内角和》新鲜出炉,满血复活,三项同时夺得三个一等奖,可谓一战封神,让“崇实小学”闪出耀眼光芒。

在这些磨砺中,刘兰娥快速成长为数学学科带头人,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一对一”辅导50多名教师参赛,其中12人获省级一等奖,30多人获市、区奖励。特别是吴爱桂、石雨、邓晓华等教师,分别取得省级数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比赛一等奖、湖南省“精品优课奖”和部级“精品优课奖”,成功培养出大批青年教师。她自己教的年级数学,每年统考都包揽全区年级前三,刘兰娥也因此成为“张家界市双名工程学科带头人, 张家界市双名工程数学学科骨干教师”“永定区教学能手”“张家界市优秀指导老师”“湖南省优秀指导教师奖”,连续15次获国家、省、市、区各类比赛一、二、三等奖,连续10次获永定区人民政府嘉奖。这些绚丽光环,将她的人生推上一个新的世界。

振兴“北门”

2016年秋季,刘兰娥同志调到改扩建的张家界北门小学担任教务主任兼一年级1班副班主任、数学老师,2017年担任副校长兼二年级1班副班主任、数学老师。新官上任三把火,她的第一把火就是组建教师队伍、广纳生源。2016年全校招进48个老师,一年级招生14个班级,从而拉开了北门小学的教育帷幕。2017年招生10个班,持续6年,才形成了一到六年级的完整版北门小学。目前学校有教师156人,学生2123人,全校40个班级。

第二把火就是解决学生学习条件,改造校区环境。买课桌、修整教室、美化校园等。银白色的旗杆立在教学楼前。旗杆上庄严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整齐的教学楼,精巧别致的礼堂,窗明几净的图书室,干净利落的体育活动场所,一个让莘莘学子引以为豪的学校,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第三把火就是放开手脚大抓教学质量。一是抓常规管理。管好备课,每月检查老师的备课本;管理好教师的上课,采用巡课、听课、了解教师日常教学;检查老师批改作业情况。

二是提高教学水平,要求老师加强学习,时刻为自己“充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常反思、勤思考,苦练基本功,经常开展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改善教学方式。要将知识点讲清楚,保证学生能听懂,带领学生实践,以这样的步骤来提升教学质量。

四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不懂就问、按时完成作业,多读课外书籍,培养勤奋好学精神。

五是有效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交流意见,了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以家访交流促进教学质量。刘兰娥不仅教学任务繁重,每年还有三个跟踪帮扶贫困学生对象。尤其是班上有位11岁女孩,离异家庭,她和外婆一起生活,想爸妈想出心理疾病,时哭时闹,一激动就自残,用刀片在膀子上乱划,一双膀子新伤复旧伤,一层又一层像网格,看得使人心疼。为了这个孩子,刘兰娥真是操碎了心,经常带她散步和她交谈,还常为她买这买那安慰她,从心理上疏导,为她排除阴影。

2017年冬,那晩十点多,刘兰娥接到她外婆的电话,说外孙女又在用刀片自残。她不顾鬼哭狼嚎的北风和破絮般的满天雪花,火速赶往她家。当孩子见到刘兰娥时,一下扑进她怀里伤心大哭。刘兰娥像哄自己的孩子一样,经过两小时劝导、讲故事,将孩子哄睡后才返程回家。回家的路上,由于大雪覆盖了地面,不小心一脚踩到人行道上下水道井盖缺口,摔了个“狗趴式”。她爬起来才发现左小腿骨被井口刮开一条皮,露出白骨,正在冒血。她一手握住伤口,一手招来一辆的士,车轮滚滚向医院跑去。

刘兰娥就是这样舍我为他,用本性里的可贵品质和爱心关照学生。目前这个孩子已恢复正常,正在好好学习,安心读书。

生命的真谛在于拼搏。2023年,第一学期全区统考,规定奖励前10名,北门小学夺得桂冠。这一突出表现,使刘兰娥荣获“永定区三八红族手”称号,站上了最美领奖台。

刘兰娥用爱和责任托举学生的梦想,以坚定的信念为振兴北门小学,拼出了一片蓝天。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