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21 17:02:1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1日讯(通讯员 黎世伟 姚嘉琦)不添置一砖一瓦、不花一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月19日,炎陵县委党校正式由城区北门陇,整体搬迁至鹿原镇的县酃峰红色文化培训基地,成为株洲市首个跨部门合作、资源共享、深度互补的党校。
此次办学“破冰”,源自该县领导一次思路改革。炎陵县委党校北门陇原校区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仅28亩,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是株洲市场地最小、“年龄”最大的党校。由于学员住房严重不足,不具备干部教育培训住宿条件,无法达到中组部“主体班培训,学员必须住在党校”的要求。
要从根本上改善党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党校办学质量,达标县级党校分级分类建设,必须扩建或搬迁,但北门陇原校区建于一个三面靠山的狭小地带,难以扩建,唯有另址新建或搬迁。
经估算,另址新建,资金投入大。该县认为,中央提出过紧日子,要求不办豪华党校,新建并非首选。如何既解决党校办学条件,又节省资金?炎陵县委、政府领导苦苦思索。
去年,炎陵县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发现位于鹿原镇的县酃峰红色文化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完善,足以容纳较大的部门办公,若能将其资源整合利用,也与中央要求的“加快建立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常态化协作机制,最大程度地优化、整合、盘活资源,巩固强化党校系统整体优势和功能”的精神相契合。
“能否将县委党校搬至县酃峰红色文化培训基地,通过资源整合,建成一所设施、师资、课程共享的互补型党校?”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县酃峰红色文化培训基地通过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了一批党性教育课程,实施社会对外合作办学,反响良好。2022年,该基地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党性教育培训基地”称号。
他们认为,党校办学要求党性教育课占总课程的20%以上,两部门资源共享、各取所需,便可实现1+1>2的效果。该县很快拿出了可行性报告,两部门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合作办学后,县委党校将充分利用自己的平台资源,将对接的全国各地高校、党校、机关企事业干训,安排到县酃峰红色文化培训基地,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
责编:张咪
一审:张咪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