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17 16:12:29
文|邝厚勤
《向南不惑》是青年诗人也人(本名李镇东)奉献给读者的又一部诗集,由《诗刊》社编辑、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系第38届青春诗会诗丛。该诗集与也人此前出版的《晴空向南》《向南而立》《乡愁向南》等“向南系列”一脉相承,是对诗歌执著坚守的热切回望,也是对漫漫人生的冷静观照。
全书分为“一江碧水”“登来雁塔”“雨水之后”“向南不惑”四辑,选取了诗人近四年来创作的百余首新作。这些作品从生活出发,历经四季风雨,“关照时代精神和世间万物,自觉地践行诗人担当与家国情怀,字里行间流转着淡淡的思虑,在反复吟诵中,折射出对生命的感悟”(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推荐语)。
捧读《向南不惑》,给我总的印象是质朴纯粹、含蓄蕴籍、开阔高远,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具体说来,具有以下突出亮点:
一是撷取题材,视觉独特。也人的诗立足于现实生活,保持着对人与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于亲历中建构诗意空间。他的写作很少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而多数作为亲历者进入诗意空间,撷取的题材和意象,都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寻常物、寻常景,读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润眼润心。
如《雨水之后》中的“雨水”,《一江碧水》中的“稻田”,《苹果说》中的“苹果”,《入伏的秋千》的“秋千,《独钓长江》中的“江水”,《白鹿洞寻鹿》中的“书院”,《登来雁塔》中的“石鼓”,《相遇于草堂》中的“草堂”,《梦回蚕茧》中的“蚕茧”,《南澳岛的风车》中的“风车”,《油菜花,开成时间过客》中的“油菜花”,《三月的一个下午》中的“老照片”……都在他的观照、描述和思索范围,运用独特的视觉,于寻常意象中寻找出至真至美的浓浓诗意。
二是营造诗境,自成高格。清代国学巨匠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开篇中论述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诗人也人深谙此道,在作品中善于把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营造出清新、优美、深远的意境,形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意境美。
如《理发》:“一根根过去的时光/被剪断/有的不堪回首/有的美好依旧/掉落中/一根又一根泛着白/像江面荡漾的粼光/刺得双眼涩涩难耐”。不难看出,这首诗的“境”是理发——时光(头发)被剪断,诗的“意”是抒写人生感悟——青春易逝,不可虚度。读完全诗,让人在沉思中感受到意境蕴藏的含蓄美。
又如《登来雁塔》:“……登顶,并不算真正的登顶/不像一座山/总有路的尽头/眺望,望不到乡音/每个方位都有着不同的过往”。这首诗同样是以“境”寓“意”,“意”从“境”生,营造出深邃意境的哲理美,读来耐人咀嚼寻味。
三是抒发情怀,正大气象。郭沫若曾说:“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必须抒情,不抒情的绝不是诗。诗歌的抒情,有“大我之情”与“小我之情”的分野:“大我之情”,即指家国情怀之情,雄浑阳刚;“小我之情”,则限于个人琐碎生活,狭隘纤细,不能给人思想启迪。也人在创作时,较少用第一人称“我”入诗,更多的是让所写对象自行呈现、言说,从而彰显客观性、获得真知,有效地避免了个我的小格局,所抒发的情怀开阔高远,凸显出正大气象。
如《一丘丘稻田泪流满面,被悲痛淹没——沉痛哀悼袁隆平院士》:“阴雨连绵的天,在这个午后骤雨初歇/见孩子扒干净碗里的最后一粒米饭/一个慈祥的身影,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他将自己化为一粒种子,住进了稻田//……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互相命名的男人/从此活在每一粒稻谷里,与季节同行/滋养着粮仓,挺拔着华夏大地的身板”。这首哀悼袁隆平院士的诗,从头至尾未见作者“我”入诗,所写对象自行呈现,抒发的是大众情怀,哀伤而不忧伤、真挚而不矫情。
又如《在大明湖畔,以湖为镜》:“那些暗流涌动的泉水,难抑躁动的心/总想出人头地,千百年不曾停歇地流/每个泉眼,都是大地发泄内心的泪腺/激湍的釣突泉,注满古帝今人的双眼//以湖为镜,可看清一口泉的前世今生/以水为天的湖,能否承受超然楼的爱/漫步如细流,终将淌过一个个坡或坎”。这首写景诗,诗人“我”的身影同样没有在诗中出现,却通过一个个具象描写,彰显了所写景物的客观性,抒发了普罗大众心中所期望的“以湖为镜”的共同情怀,其蕴含的诗情,隐秘而含蓄,淡然而冷峻,读来引人深思。
步入不惑之年的也人,正值人生盛期,面前的道路广阔而悠远。祈愿也人忘掉地平线,瞄准新目标,扬鞭跃马再出发……
作者简介:邝厚勤,词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宜章县人。著有《人生唱着走》《秋韵》《太阳香》《诗路印痕厚勤·词存》《诗路印痕厚勤·文存》和CD音碟《中国当代词作家作品经典·邝厚勤专辑》行世;作品曾获文化部“群星奖”、广电部“广播新歌”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并有作品入选大学、中学、小学音乐教材。
通 讯 处:410022/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广播影视中心归心苑3栋904信箱
联系电话:138 7344 4868(手机)
电子邮箱:khouqin@126.com // QQ:912972157
责编:陈普庄
一审:陈普庄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