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 2024-06-13 09:02:03
在溆浦农村,有一对中年夫妻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成就了一番事业——
种菜“夫妻档” 土地找“黄金”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媛
6月10日凌晨1点,大多数人进入睡梦之时,溆浦县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却是一片繁忙,货车的车灯穿透黑夜,一辆辆卡车、三轮车来回穿梭,谈价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市场内一处角落里,一辆三轮车刚停稳,商贩们一拥而上,争先抢购。不一会儿工夫,老罗的1吨瓜果蔬菜便销售一空。
老罗名叫罗宽洪,溆浦县桥江镇板水村村民。今年51岁的他,脸上饱经风霜。谁能想到,这个普通的中年汉子与妻子一道辛勤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了由穷到富的蜕变。
图为罗宽洪挑着刚摘好的西瓜(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媛 摄)
勤:只要肯干,土地上同样有“黄金”
“眼下,正是瓜果蔬菜上市的黄金季节,每天往返县城批发市场4趟,最早、最忙的就是凌晨这一趟。”在水果蔬菜批发市场,老罗一边擦汗,一边告诉记者。
6月11日清晨,走进老罗的种植基地,一排排蔬菜大棚一字排开。大棚内,西瓜、长豆角、黄瓜、空心菜、苦瓜、丝瓜等长势喜人,青翠欲滴。
老罗的妻子舒林香正在采摘蔬菜,浅黑色皮肤显得格外精神,与记者一道观看蔬菜时,脸上满是幸福。
图为罗宽洪种植的蔬菜(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媛 摄)
幸福的背后有艰辛。
板水村青山绿水,土地肥沃。年轻时,罗洪宽养猪养鸡,与妻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交通不便、缺乏技术等原因,守着好山、好水、好地,却过着穷日子,一顶贫困户的“帽子”戴了多年。
为了生计,舒林香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老罗则在家中照顾父母和孩子。
穷则思变。在妻子外出打工的日子里,罗宽洪也没闲着,把目光投向了种植业,因为他深信,土地里同样有“黄金”。
过去从事农业生产小而散,没有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几经思索,他决定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
说干就干!2015年,罗宽洪流转了10余亩土地,种起了瓜果蔬菜。并把在外打工的妻子“请”回来。从此,种菜“夫妻档”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历程。
图为老罗和妻子舒林香正在采摘长豆角(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媛 摄)
“从种植、培管到运输、销售,全程都是我们两口子,没有请一个帮工。”舒林香指着大棚旁边搭起的简易木板房对记者说,“晚上,老罗就住在这里,特别是酷暑季节,住在这里像在蒸笼里,蚊子又多。”
“不仅种菜辛苦,还尝过了失败的苦果。”老罗介绍,当初种植了3亩辣椒,由于技术没过关,种出来的是白辣椒,硬着头皮运到批发市场,被菜贩子取了个“白辣椒”的外号。
“我被他们喊了1年多的‘白辣椒’,当时很尴尬。”讲起创业中的烦恼,罗宽洪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图为罗宽洪的蔬菜基地 全媒体记者 吴涛摄)
慧:不仅要肯种地,还要“慧种地”
转机,出现在2017年。
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拂着乡村田野。罗宽洪的勤劳,驻村帮扶工作队看在眼里,帮在实处,把他送到长沙系统学习农业技术。
“那次培训让我大开眼界。”老罗说,“通过学习,我弄明白了当年为什么种出了白辣椒,原来是辣椒树的叶子长得太密,阳光不能照射到辣椒上,只要把多余的叶子修剪掉,就能长出绿色和红色的辣椒了。”
学习培训,让老罗幡然醒悟:肯种地,还要“慧种地”。
图为老罗家的西瓜(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媛 摄)
“尝尝我家的西瓜好不好吃?”在得到记者的赞美后,罗宽洪指着西瓜兴奋地说,“你看,我们家每个西瓜从授粉后就贴上了日期标签,必须满40天才能摘,达到成熟期的西瓜才好吃。”
“我们家西瓜是‘喝’红糖水长大的,又甜、又脆,又环保。”罗宽洪介绍,他不给西瓜打农药,也不给西瓜注射甜蜜素,在肥料的选取上,他选择了更花钱的有机山羊粪。他运用学到的种植技术,自主创新研究,把溆浦的特产红糖作为西瓜的“营养液”。
如今,罗宽洪成了远近有名的“田秀才”,说起西瓜种植头头是道。“红糖水喷施西瓜可以促进西瓜根系发展,增强植物的代谢能力,改善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西瓜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现在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发达了,我还得勤奋地学习,捧好农业种植这个‘金饭碗’。”罗宽洪信心满满地说。
勤奋不负有心人。目前,罗宽洪的蔬菜瓜果基地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从当年的贫困户迈入了富裕户行列,供出了2个大学生孩子,好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图为罗宽洪和妻子舒林香正在采摘西瓜(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媛 摄)
【记者手记】
勤能补穷
采访中,老罗总会羞涩地跟我说,“我文化水平不高,年龄也不小,能够过上好日子,就是苦干加巧干,做到了肯种地,‘慧种地’。”
罗宽洪,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实现了贫困户到富裕户的蜕变。原因何在?他把梦想扎根在家乡希望的田野上,用勤奋劳作、勤奋学习,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两个孩子读上了心仪的大学。俗话说,勤能补拙。老罗的成功,也让记者明确了报道这个人物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勤能补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和机遇。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让农民挑上科技兴农这个“金扁担”,才能插上产业腾飞的翅膀。
责编:周紫云
一审:周紫云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怀化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