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10 14:55:19
文丨李汉军
水闸对于人们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陌生。对水利人来说,却是实现防洪保安、优化水资源配置非常实用的宝贝。
水闸是指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来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发电、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可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在水利工程中,水闸作为挡水、泄水或取水的建筑物,水闸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游连接段、闸室段和下游连接段。
要了解各类水闸的应用,先要清楚水系分布。湘潭总的格局为一江两水,即湘江和它的两条一级支流涟水和涓水。以上游到下游的方向为参照,涟水和涓水均在左岸。量化在湘潭境内长度:湘江61公里(其中城区为42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7296.5平方公里,涟水124.5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665.5平方公里;涓水总长度63.4公里,流域面积1070平方公里。此外,在市内湘江还有几条流量较少的一级支流,左岸由上到下为紫荆河、护潭河(市内的靳江河从长沙段汇入湘江),右岸为王家晒河、朝阳渠。同样涟水和涓水也有汇入其中的支流。
湘潭市城区各类水闸158处,大型水闸4座,中型水闸7座,小型水闸147座。这11座大中型水闸,位于湘江干流两岸的7座,分别为蔡家坝、一级渠、王家晒、乌龟咀、湾东港水闸、紫荆河底排闸、紫荆河出口闸;涓水:吟江坝水闸;靳江河:渡佳坝水闸;涟水:东山水闸;烈雁金河:烈雁金河节制闸、烈雁金河出口闸。相对小型水闸,大中型水闸的作用更为突出。
关于水闸功能,总的来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叫出口闸,安装在小型支流汇入河流的出口处,来保障城市防洪圈的闭合;另一类叫拦河闸,用于拦蓄上游来水,提升水位,达到灌溉、发电的目的。
我市构建了7个城市防洪圈,主城区3个,分别为河西防洪圈及河东仰天湖段防洪圈和河东防洪圈,出口闸是城市防洪圈的重要一环。
以市内河西防洪圈为例,来说明出口闸发挥的作用。该防洪圈由九华堤、河西大堤、十万垅大堤和姜畲堤四段堤防和护潭一级渠出口闸构成。出口闸一般为高排闸,主要用于排放支流上游来水,在此情况下,在高排闸附近的低地势处另设一个排口,称之为低排闸,低排口为常开启的状态。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原则,排放支流及附近的雨水入河。湘江支流护潭一级渠出口闸是怎么工作的呢?在非汛期,一级渠出口闸为半开启状态,护潭河的部分水通过该出口闸入江。在护潭一级渠下游处,大部分水分流至护潭二级渠,从地势更低的万楼泵站的低排口进入湘江。当洪水来袭,湘江水位提升,呈倒灌趋势时,将低排闸落下,启动机埠排水,将护潭河流域部分上游来水及低洼积水通过泵站排入湘江,若湘江进一步上涨,则一级渠出口闸也要落闸,起到挡洪作用。同时,加大电泵机组数量,满足排水能力的要求,不至于形成内涝。
水闸中使用得最多的还是拦河闸,从湘江的株洲和长沙的航电枢纽,到涟水、涓水的梯级分布的水电站,拦河闸起到了堤水蓄能的作用。以涓水为例,涓水流域有三个小水电站,都在湘潭县境内,分别为延化电站(排头乡)、盐埠电站(吟江坝电站锦石乡)、(河口镇),装机容量分别为400千瓦、600千瓦、1360千瓦。发电只是拦河闸的职能之一,拦河闸一个非常重要和广泛的作用还是灌溉。
据统计,湘潭全市耕地面积193.31万亩(含永久基本农田170.52万亩),灌溉水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各类水库和水塘为水源,水库和水塘一般地势较高,通过自流的形式实现灌溉,这一类占了灌溉的大部分,如以水府庙水库作为水源的韶山灌区,就承担了周边100万亩农田的灌溉(包含了长沙宁乡市和雨花区部分农田);另一类以河流为水源,这一类水源通过拦水闸来提升水位,来实现灌溉区城内部分自流灌溉,另一部分还得通过机埠提水灌溉。以雨湖渡家坝灌区为例,灌区面积为2.6万亩,通过渡家坝水闸提升靳江河水位来形成灌区。灌区自流灌溉6千亩,其余面积通过机埠提灌。
党中央十分重视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1998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以法律的形式来明确防洪的职责,现阶段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与之一脉相承。粮食安全被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为防洪和灌溉主角的水闸将继续要当好主力军,再立新功!
(作者系湘潭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编:彭婷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