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09 15:02:3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9日讯(通讯员 贺浪 梁伦军)6月6日晚,涟源湘剧院复排的大型经典湘剧《生死牌》上线,当晚线上观众达1.9万余人,全面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涟源湘剧的独特艺术魅力和风采。
近年来,涟源市以传承为基础,以保护为重点,以弘扬为抓手,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打好“组合拳”画好同心圆
坚持“保护为主、排险修缮、文旅融合、传承发扬”方针,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推进全市文化遗产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市主要领导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湘军将领故居保护利用、博物馆建设等事项,出台《全市文物安全问题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奖补方案》等方案,以承办娄底市第二届旅发大会契机,制作《魅力涟源》宣传册宣传涟源文旅、文物、非遗特色和亮点,形成巨大宣传攻势,全市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保护力得到显著提升。
今年来,涟源对全市44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地毯式检查,共整改文物安全问题25个、启动文物保护项目11个、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工作格局。
开创“新路子”焕发新活力
涟源将涟商文化展览馆整体改造建设为涟源市博物馆,打造成涟源文物保护响亮的名片,目前博物馆建设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湘军名将故居群纳入湖南省“湘军寻古”精品旅游线路,举办“晚清湘军与李续宾”全国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李聚奎故居成功打造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教育点,娄底市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涟源市廉政文化教育示范点,纳入湄江旅游区景点。积极推进文化遗产层级保护,对全市辖区内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做到应保尽保。
展现“新特色”共唱传承音
涟源定期召开文化站长和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培训“什么是非遗,如何申报非遗,如何做好保护,如何挖掘本地特色传统文化”等。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行非遗展览,推介全市非遗项目。组织开展各种民俗节庆及旅游节庆,将优秀非遗表演项目搬上舞台,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涟源优秀地方文化,涌现出《锣鼓土》、《珠梅抬故事》、《枫坪傩狮舞》等优秀非遗节目。引导非遗产品参加深圳文化博览会、旅博会、文博会。非遗活动精彩纷呈,每年举办2次国家级项目抬阁《珠梅抬故事》大型抬演活动,《湘剧烧车御史》参加全国文艺汇演,《枫坪傩狮舞》荣获“省级非遗项目”成果奖。涟源湘剧成功创排《烧车御史》《千里寻党》两部大剧,获中国好戏、田汉大奖等重要奖项。同时加强非遗项目创新传承,组织开展非遗展演,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景区。各项目传承人每年到所联系传承学校为学生上课4次以上,其中《梅山棕编传统技艺》多次进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授课。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群众享受到涟源文化生活的乐趣,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让群众直观感受到了涟源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责编:龚雅丽
一审:龚雅丽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