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4-06-04 18:32:59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翊玮 视频 朱帅铭 易莉
在长沙市中心,有个近百年的油脂厂要改成打卡新地标了。6月4日,记者走进项目围挡后面,十余个锈迹斑斑的老式油罐和周边建筑形成鲜明对,作业人员正热火朝天地给它“换新装”,将在今年下半年和市民见面。
近百年油脂厂将改造成主题文化公园
油脂厂工业遗存有机更新改造项目位于长沙市劳动西路和湘江路交会处,由长沙城发集团负责建设,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63平方米,需要保留改造约12个规格不一的储油罐。
(长沙市劳动西路和湘江路交会处,有个100多年历史的油脂厂将改成打卡新地标,今年下半年和市民见面。朱帅铭摄)
根据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长沙油脂厂始建于1936年,有油仓1栋,钢板油罐(池)17个,共可储油1973吨。这里见证了植物油料统购统销的年代,也见证了长沙老百姓提着油瓶凭油票打油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食用油不再实行计划供应,散装食用油逐渐被新式包装食用油替代,油脂仓库停止运营,这里也成了长沙重要的工(商)业遗产。
(项目效果图。)
从昔日大门紧闭的“老古董”到引人打卡的“网红”,如何转变?
“此次改造我们统筹考虑了油脂厂片区的建筑风貌、充分尊重原有肌理、基本保留厂区内原始布局、植入新空间呼应历史文化,打造强调体验感及高参与度的工业遗存主题文化公园,并联合长沙知名餐饮文化企业进行整体运营。”长沙城发集团项目负责人苏峥说。
未来将可进入油罐内部打卡,喝咖啡
大小不一的油罐,如何修缮、植入新业态把这些油罐利用起来,重新焕发生机?
“油罐高的有12米,大的油罐占地面积有150平方米,我们在进行二次结构改造之后,可以开窗、开门。小油罐通过新建的地景建筑物、连廊进行一个连通,让整个厂区实现互通。”苏峥介绍,除了公园、草坡、露台等景观享受外,“未来市民游客或能进入油罐内部打卡,品尝啤酒、咖啡等。”
(油脂厂改造前航拍图。)
曾经油脂厂的业务楼现已封顶,正在进行附属结构施工,12个油罐保留了斑驳的外表。“我们油罐的外立面只会对局部影响结构安全、锈穿的部分进行加固改造和局部除锈,确保结构、消防、节能通风等方面满足规范要求,”苏峥介绍,“此外还会做一些垂直绿化让整个厂区更灵动。”
(现场,刻有“红星”“白沙”等字样的红砖。王翊玮摄)
在一块空地上,一摞摞刻有“红星”“白沙”等字样的红砖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红砖是工人师傅在拆原来的老建筑、老围墙的时候一块块敲下来的,大约有五六万块,产于新中国成立前后,质量很好,我们会把它复建到我们的新建筑上,让市民可观可感。”苏峥说。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业务楼、地景建筑主体建设,景观及建筑收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有望于下半年对外开放。
责编:许利文
一审:王翊玮
二审:丁鹏志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