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4-06-03 17:35:1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吴湘柳 视频 何佳洁 图 顾荣
“1年12个月当中,家里人只要同意我1个月扒龙舟(划龙舟),剩下的11个月我任她们指挥。”家住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今年53岁的万立勤是一家面馆的老板,同时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龙舟队盘古1号的“当家艄公”。
万立勤所在的盘古1号花船队分别在2013年和2023年的怀化沅陵传统龙舟比赛中夺冠,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也被沅陵人民冠上“盘古第一艄公”的称号。6月20日,2024年沅陵龙舟即将开赛,万立勤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赛当中。
26年热爱,从划手到“盘古第一艄公”
6月的清晨,天气还有些微凉。沅江边早已热闹非凡,岸边是早早赶来围观的群众,河中是蓄势待发的龙舟。“砰!”随着发令枪响起,手抓船尾躬身蓄力的万立勤敏捷地跳上龙舟,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水面飞驰,万立勤手持2.78米的长桨在激流中一次次将龙舟摆正,一双眼睛如标尺般精细,航线丝毫偏差都不放过。龙舟上,鼓点铿锵,伴随着划手一声声强劲有力的号子声,沅陵的清晨都被当地居民迎接龙舟赛的热情而唤醒。
沅陵龙舟不同于其他龙舟,作为龙舟的发源地,这里的龙舟更具民俗性。龙舟上的分工也颇有讲究,整个龙舟由40名划手、2到3名划手替补、1名头桡、2名旗手、1名鼓手、1名锣手、1名艄公组成,而艄公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万立勤为队员打气 。)
“我们这边的规矩是,发令声响起之前,所有船员都可以在龙舟上做准备,唯独艄公不行。只有发令声响,艄公才可登上龙舟。”正如万立勤所言,艄公于龙舟来说是方向盘,也是加速器,一个好的艄公不仅可以决定龙舟的方向,也决定着比赛的胜利与否。万立勤笑着说,比赛期间,因为惧怕其他队伍“抢夺”优胜队伍的艄公,龙舟队有专人护送艄公,这足以说明艄公在比赛中的决定性作用。
“先是当了10年的桡手,后面才当了16年的艄公。”1998年,27岁的万立勤凭着对龙舟的热爱加入舒溪口乡龙舟队,负责的位置是划手。2008年,随着龙舟队老艄公的退出,舒溪口乡队拉开新艄公的选拔赛。经过重重考验,万立勤以体能更强、水性更好、水路更熟等优势成功当选新一任艄公。
“练了这么久,今年必须保住冠军头衔。”晒得黝黑的万立勤说起此次参赛目标,脸上是难以掩饰的激动,年过半百的他身强体壮,声音洪亮。每次龙舟赛前夕,万立勤和盘古1号花船队(2019年由原舒溪口乡队和原丑溪口乡队合并而成)的队员们都会花上1个月的时间专心备赛。备赛期间,从事各行各业的队员们放下手上所有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保持每天8小时的密集集训。
“这么多年,每次备赛,大家基本不会请假缺席,我们爱龙舟,爱沅陵。”万立勤笑着说。
曾被高价挖角,他是龙舟上最“贵”的男人
沅陵龙舟的魅力不仅是因为历史悠久,更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天气、江水流势、现场氛围、选手状态都是影响比赛的关键性因素,即使经验丰富的万立勤也难以保证每次比赛的胜利。
“2013年那一届龙舟比赛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2013年备赛期间,天气预报预测沅陵县龙舟赛当天会涨洪水,万立勤得知此事后不免紧张。即使当时已经与龙舟相伴15载,却是他第一次要与洪水搏斗。
为了克服心里的恐惧、赢得比赛,万立勤一直在水流湍急处与队友反复训练,湍急的水流除了带来心理的压力,手持长浆的万立勤还需要拿出更大的力气去对抗不知“疲倦”的自然力量。一天下来,往往累得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但到了第二天,他依旧选择再战阻力。
“不管是26年前还是现在,我一心就想把家乡的龙舟壮大,让传统龙舟走出沅陵。”2010年,随着万立勤所在的龙舟队夺得亚军,作为艄公的他受到很多龙舟队的青睐。万立勤笑着告诉记者,曾有其他龙舟队抛出15万元的“高薪”挖角,他果断拒绝。作为面馆老板,他一年收入才12万元,15万元很可观。“我扒龙舟不是为了钱!”万立勤笑着说,背后的原因很淳朴,一切以家乡的龙舟为先。
烈日下,江水中,53岁的万立勤挥汗如雨,大大小小的龙舟赛参加过不少,他依旧乐此不疲。
责编:许利文
一审:田甜
二审:黄娟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