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冬小学数学工作室开展“数的认识”专题研讨暨送教活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30 18:08:0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若璇

为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校际交流,探索新课标中小学数学“数与运算一致性”的单元整体教学路径,5月28日,株洲市“双名计划”黄淑冬小学数学工作室在株洲市二中青龙湾小学围绕“数与运算一致性”课题研究,开展“数的认识”专题研讨暨送教活动。

株洲市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工会主席匡锋、渌口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王建忠、小学数学教研员刘爱华、工作室主持人黄淑冬、青龙湾小学书记、校长曾玉珺、青龙湾小学副校长彭欢、黄淑冬小学数学工作室全体成员、青龙湾小学数学教师及渌口区小学数学国培班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展示显风采

第一节课由工作室主持人、株洲雅礼实验学校副校长黄淑冬带来一堂生动的《小数的初步认识》,黄淑冬以抢红包、读红包金额的生活事件为切入点,基于情景体验多元表征出元、角之间的关系,类比不同单位下的0.1,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并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达成对量感模型的建构。通过回忆整数学习的知识结构、用计数器创造小数数位等活动,让学生突破并理解小数概念形成的关键,让小数也能被数出来,感悟计数单位的累加与十进制位值原理,让“数与运算一致性”的种子生根发芽。

第二节课由工作室核心成员、尚格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刘海明带来一堂精彩的《负数的认识》。刘海明动态呈现运进、运出粮食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活与生产中用正数、负数表达的简洁性,激发学生找寻负数的应用。通过对3个情境的合作、展示、交流中明确每个情景中正数负数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也为“0”这一分界点积累经验,进而引入数轴,从更高层次感悟所有的整数、小数、分数在负数与正数中可以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完善数的体系,实现知识结构化。

课例解读探本质 

首先由工作室成员、株洲雅礼实验学校老师王娜以《联结、生成、迁移:让数认识在深度学习中自然生长》为主题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进行课例解读,王娜以新课标为抓手,从课前思考、纵深关联抓核心、精准前测找起点、立足生长定目标、精准施策探路径5个方面深度解读以核心概念为锚点,感受数认识一致性的结构化教学策略,通过“一致性”“十进制”、类比迁移3个关键词的推进层层展现本节课教学设计的艺术,感悟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本质。  

接着由工作室核心成员、茶陵县界首中心小学副校长陈博以《基于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解读》为主题对《负数的认识》一课进行课例解读和微讲座分享。陈博从教材分析、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过程4个方面对负数一课进行深入解读。以新课程标准中对数与代数内容的知识体系、学生对负数的生活经验、本课重点3个教学环节为依托,具象解释“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凸显课堂的亮点。

专业引领促成长

黄淑冬从“数概念一致性”“数运算一致性”“数与运算一致性”三方面对工作室研究内容和意图进行细致地讲述,对知识系统化、教学结构化和思维“自能化”展开深入的分析。

渌口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刘爱华就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结构化教学策略等方面对两节课的亮点进行深入点评,也对教师在教学中对大问题驱动下的深度学习和探索提出宝贵的建议。

株洲市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工会主席匡锋结合本次活动以《怎样成为名师》对全体与会成员专题讲座。匡锋从道德力、教学力、研究力、学习力、写作力、管理力六“力”出发为大家带来深刻的指导,着重强调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也为教师未来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本次活动既为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通过本次学习,黄淑冬小学数学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及参加学习的各位老师将对新课标“数与运算一致性”这一核心理念产生更丰富的思考与探讨。

责编:颜青

一审:颜青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