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洋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28 11:30:01

文|朱智

洋湖的花,是湖,是海。

牵牛花、金银花、满天星、路边菊和各式各样不知名的奇花异卉,在草地上、水洼边、小路旁,在不同季节,尽情地绽放着,把这里的一年四季打扮得美轮美奂。

孟夏的一个正午,我和湖南大学学毛教授等,相约去这里走走。

我们是八十年代中期离开“沪上江南最美丽的校河”丽娃河,回到长沙的老长沙人。他们居河西岳麓山下,我在河东精武门,一河相隔,往来频繁,一晃近四十年。

“你是长沙城里孤陋寡闻的花客”,学毛见面就调侃我,因为我第一次去洋湖,他是这里的常客。

洋湖湿地公园就在学毛居所南面,北靠岳麓山,南邻大王山,自古是河东长沙古城的泄洪区,名叫洋湖垸。

学毛得意地告诉我,现在的洋湖湿地,根本不是以前的荒野之地,是国家湿地公园,4A景区。一期投竣多年,免费开放多年。公园周边高楼林立,一房难求。今年五一,长沙市政府特别外宣,免费接待各地游客。不过官媒完整的对外宣传资料还没有看到,因为公园建设还远没有完成。

网上有资料介绍说,洋湖湿地公园第一期休闲区投资1.7亿元,总面积占地7000余亩,相当于10个湖南烈士公园的面积。根据规划,洋湖湿地公园分为四大功能区域,分别是湿地休闲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科教区。预计建成后,洋湖湿地公园将成为一个日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毋庸讳言,这样设计的洋湖湿地公园,不但有洞庭湖湿地的豪迈、白洋淀湿地的雄浑,更有上海中山公园、长风公园的雅致,还有文化、艺术、体育、科教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赋能,在大城市公园中绝对首屈一指。怪不得近几年在长沙街头巷尾,总能听到关于这里的传说。

烈日熏蒸,微风轻拂。孟夏的洋湖,不燥不热,菁华碧绿。

从西南边的洋湖足球公园入园,无边无际的花,蓝一块,黄一块,绵延数里。蓝色的像野生的紫云因,黄色的像黄金菊,走近细看才知道,都是园丁们一兜一兜栽种的不知名的人工花卉,蓝莹莹的花地里,极少几片艾叶状的绿叶衬托的米蓼状的花蕊,细细的,数朵一枝,绽放在笔立二尺的苗杆顶端,成为了花草的主体,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清新氤氲,沁人心脾。

水柳、线柳、梗柳…湿地里野蛮生长的百十年的树,不是这里的主角,但枝繁叶茂,或枯木逢春,生趣地挺立在原地,在花草的世界里自然地挺拔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知了躲在看不见的绿茵里,用最原始的方法得意地鸣唱着,无论绿色的丝绦如何扭舞摇摆,一刻也不停息。

草不与树争,广袤成碧野。脚下连片的绿地,是人工植被的草地,整理得齐刷刷,紧贴地面,一望无际。“奔跑的群狮”、“独立的人性”……石雕、不锈钢铸……各种风格和不同材料雕刻浇筑的名家雕塑,散落期间,为游客提供了极好的艺术鉴赏去处和留影景置。

水洼是草地的分际地标,一个一个,绵延婉转。水边的芦苇一丛接一丛,在微风中野性地翻卷着青翠蓬勃的叶浪,伏过去又挺起来。

从足球公园进来,穿过湿地公园中部的花海水洼,再回到足球公园入口,整整两个小时。游人越来越多,白色衣裙点缀在花丛中、绿地上,分外明丽。

站在入口处回望,烈日下的洋湖湿地公园像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周围的楼宇间,在湘江西岸静静地舒展铺陈。

湿地变公园,是长沙市绿色生态建设的一个小章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老百姓的休闲空间不断拓展,彻底结束了一城(长沙城)一山(岳麓山)一公园(湖南烈士公园)的历史。从五一路、五一广场、火车站广场的升级改造,到湖南烈士公园向市民免费开放,从晓园公园、芙蓉广场、南郊公园投营,到动物园外迁,植物园新建、橘子洲公园开发,从浏阳河两岸整治,到圭塘河公园建设成为全国治污典型案例,从湘江两岸百里风光带竣工,到长株潭绿心中长沙区域的规划建设拉开大幕,历届长沙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为打造市民的休闲场所和城市的绿色名片,交出了一张张充满诗情画意的答卷。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长沙城廓换新天。笔者不禁感叹,长沙变了,长沙还在变,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山水洲城,变成了老百姓的乐园。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