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成国内首座生境社区博物馆,打造家门口的“自然课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27 15:48:51

近日,位于新泾镇绿八居民区的生境博物馆对外开放。这是全国首家以“生境”为主题的社区博物馆,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以上海本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环境为主要展陈对象的博物馆,致力于打造居民家门口的“自然课堂”。

生境博物馆坐落于协和路239弄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宁聚里(XIN邻驿家)的四楼,面积虽然只有600平方米,但里面却别有洞天。生境博物馆内精心设置了序厅、外展厅、内展厅、生境会客厅和生境书吧等多个区域,通过声光电一体化设计,为市民构建了一个全方位了解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平台。

在外展厅,市民可以通过多个互动显示屏和展示墙,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感受上海近年来为建设“生态之城”而做的努力。步入内展厅,市民仿佛走进了奇妙的“大自然”,手持放大镜,可以探索本土蝴蝶标本,坐在柳树下聆听鸟叫虫鸣,触摸动物的毛皮,窥视貉的日常生活以及辨识花草树木。在这里,大自然仿佛被巧妙地搬了进来,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展厅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生态缸。这个复刻南渔浦断面的生态缸充满了原始的生态气息,缸底铺满泥沙,生长着自然降解的朽木落叶,水中摇曳的芦苇、苦草、金鱼藻等都是上海湖泊中的原生种,游弋其中的鱼儿也是当地河流池塘中的常见品种,如餐条鱼、棒花鱼、中华鰟鮍鱼等等,真实地再现了上海水域的原生态景象。

在一旁的展板上,陈列着黄鼬、松鼠、刺猬、兔子的毛皮,吸引着市民纷纷上前触摸,体验这些小动物的真实触感。旁边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好像一条引导线,引领着大家来到“貉”的家园。这里通过展示貉的食谱、生活环境以及与貉容易撞脸的其他小动物,帮助人们分辨貉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而在“上海维管植物”展区,可以通过红外手控装置展播上海本土植物品种,如肾蕨、桔梗、花椒、枸杞、二乔玉兰等。参观者还能通过自然放大镜、调控光源观赏车前草、马蹄金等草本植物标本。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展区,“生境”作为生物生存和繁衍场所的概念被“高亮”,通过一系列科普讲解和展陈内容,逐步引导观众了解为何生境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眼下,上海正建设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而生物多样性是上海建设生态之城的重要基础,也是持续提高城市生态韧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保障。

以“邂逅山海”为主题的生境艺术复原展也与公众见面。展览以《山海经》中的神兽为蓝本,结合自然、环境等元素,以《山海经》中的神奇世界为灵感,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创新展示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中描绘的生境。

展厅里面所有的动物植物,都生活在长宁区24座生境花园里。博物馆现场展示了一幅“长宁区生境花园分布图”,详细标注了区内10个街镇已建成的24座生境花园。其中,拥有29条河道、占长宁河道总数93%的新泾镇辖区内就有6座。据介绍,长宁区近年来在上海率先开展生境花园建设。目前,长宁已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图,在全区划定9个生态源地、3条重点生态廊道、3条主干迁移路径和5类生境片区。

据介绍,生境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的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30。这个家门口的“自然课堂”为居民提供一个了解和欣赏本土生物多样性的窗口,也为地方学校提供属地化的接受自然教育的机会。未来,博物馆将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教育普及,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展陈设施,提升市民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认识,让这个“身边的大自然”常在常新。

责编:宁静

一审:宁静

二审:詹娉俏

三审:张德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