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把非遗保护好传承好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27 08:01:13

易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观看了常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指出“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坚守文化之根,赓续历史文脉

多彩中国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比如,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承载着多样且厚重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龙舟节、天中节、端阳节、浴兰节、诗人节……端午节的众多别名见证其岁月沉淀;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与菖蒲、佩香囊……端午节的多样习俗,赋予古往今来的人们以生活的仪式感;祭祀祈福、团圆孝亲、强身健体等,构成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潜移默化地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重视家庭、追求团结的价值观念根植人心。加强对中国非遗的挖掘与研究,能更加深入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中国非遗作为文化多样性的代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无论是戏曲、舞蹈、音乐,还是民间工艺、民族服饰、节庆习俗、口头文学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文化韵味。加强对中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打磨具有非遗气质的文化产品,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赛道,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人类社会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发展。

完善保护体系,提升保护能力

湖南非遗资源丰富,目前已构建了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截至2023年12月,湖南省共有十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5254个、代表性传承人4841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10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04人。此外,还有4个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国家生产性保护基地和302个各级非遗工坊。遍布三湘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映照着这片土地的文脉渊源,是生动体现湖湘文化的丰富载体,是人们触摸、感悟湖湘文化的“活化石”。扎扎实实保护好、传承好非遗“活化石”,应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要求,进一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非遗的保护范围、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加大对非遗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传承人培养,着力解决好他们在成长空间、创新舞台、生活压力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鼓励引导非遗传承人开门收徒,拓宽传承思路,做好活态传承;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非遗项目的传承状况、保护效果等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保护策略和措施,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

活化传承路径,拓展发展空间

非遗往往与现代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让其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是激发非遗内在活力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让数字技术为非遗传承提供新路径。利用数字技术,对非遗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和传播,如积极运用虚拟数智人、AI全息影像等技术,打造数字化的“文化博物馆”。像湖南博物院运用数字化手段,生动呈现“辛追夫人”3D数字人像、马王堆汉墓文物和汉文化,为公众提供了跨时代、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帮助传承人记录和整理口述历史、传统技艺等,为后续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提供更加丰富和准确的资料。另一方面,加强跨界合作,共同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开发非遗旅游产品、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策划非遗展演、开展“非遗购物节”、开设非遗课程等方式,推进非遗进景区、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拓展非遗的应用场景和受众范围。此外,还应积极利用湖南丰富的媒体资源,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等,开展非遗的推广和互动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非遗传承。

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更强举措,切实把中国非遗作为展示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实施文化赋能的重要抓手、推动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将不断增强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助力湖南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编:刘双

一审:詹娉俏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