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博主”长沙孔姨

  长沙晚报   2024-05-27 07:12:34

“70后”网红在抗癌路上重连亲情,和家人携手传承老长沙味道

“美食博主”长沙孔姨

孔姨在“小亦小”小吃铺端出各式原汁原味的老长沙小吃。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通讯员 易漫堉

5月25日下午,在某短视频平台拥有73.6万粉丝、获赞超500万的孔姨,在家开启了该平台第一场直播。

直播间里,她一边包着馄饨,一边和网友闲聊,儿媳在一旁帮忙读评论,“跟着孔姨的视频学会了很多菜”“今天能在店里看见孔姨吗”“今天心情不好,但是和孔姨聊完,一下子开朗了”。

可能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是乳腺癌晚期患者。在几年前,她也从没在家下过厨。

“生活不容易,日子简单过。”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孔姨显得很满足,“我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给这个社会和身边的亲人留下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被确诊

“我发现自己陪伴家人太少了”

孔姨名叫孔建国,自去年9月开启短视频账号到现在,已累计发布200余个视频。酱油萝卜皮、辣椒炒肉、酸包菜、蒿子粑粑、寒菌炖肉……从小吃到各类时令菜,每个视频里,孔姨都操着地道的长沙腔,详细地教网友做着地道的湖湘美食。

个人主页的封面,是孔姨和儿子徐文达的合影。在线下,两人共同经营着4家“小亦小”小吃铺,生意红红火火。

而时间转回到2017年,母子两人之间还存在着隔阂,交流很少。

“那段时间,我突然发现自己胸部长了一个疙瘩,也总觉得自己没什么精神。”经详细检查,孔姨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

那个夏天似乎格外燥热漫长。孔姨的丈夫、儿子、儿媳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对孔姨进行全程陪护治疗。

“我发现自己陪伴家人太少了,过去的时间几乎全都用于工作,忽视了家人的感受,意识到了之后,就特别想弥补这些。”突如其来的确诊消息,让一向风风火火的孔姨不得不慢下来。

孔姨1971年参加工作,扎实肯干的她一步步从端茶倒水的服务员走到管理层;企业改制后,她应聘过酒店经理,也和朋友合伙开过餐馆;经过积淀,她也曾自己创业,打造出金湘园、左邻右舍等曾红极一时的饭馆。

打开记忆之门,她发现自己居然连儿子是怎么长大的都不清楚:“我只记得在他特别小的时候,一起去爬过岳麓山、去烈士公园划过船,次数都少得可怜;好像突然之间,我的儿子就做爸爸了。”

再创业

“最开心的是一家人能齐心干好一件事”

“我是干餐饮的,但是居然很少在家里做饭。”孔姨开始思考自己能为家人做些什么。

于是,这位老长沙餐饮人走进了自家厨房。她说,儿子以前上学的时候,最喜欢吃路边的馄饨、麻油猪血等小吃。“那个场景太珍贵了,儿子每次都特别开心,所以我想把这些老味道复原出来。”

白天接受化疗的孔姨,晚上还勉力在厨房做菜,这自然遭到了儿子的反对:“本来就不喜欢你搞餐饮,现在你生病了还要做。”心疼母亲的他索性将厨具都藏了起来。

通过反复尝试,怀旧锅摊、紫苏桃子、麻油猪血,孔姨将一碗碗满载回忆的小吃端上餐桌,家人渐渐理解了孔姨的用意。

在之后两年里,孔姨先后进行了8次化疗,并坚持下厨,反复摸索复刻各种长沙小吃。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渐渐地,家人都加入了进来。”孔姨说。

一家人,一条心。2019年,孔姨和儿子的第一家小吃店在天心区南湖路黄土岭开张了。

在取店名时,孔姨说,开店的初衷,是为了重拾过去的美好,弥补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作为母亲缺失的陪伴。“那就叫‘小亦小’吧。”徐文达说,意为“我的小时候、你的小时候,我们大家的小时候”。

地道的老长沙味带来了络绎不绝的顾客。忙碌之余,两人发现,彼此的心在慢慢靠近,母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笑容也越来越多。

“我好像真的重新做了一回小孩。”徐文达说,母亲生病后他才意识到,无论成长到多大,只要在父母跟前,自己就还是那个小孩。

“我很幸福,因为我一辈子都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而最开心的是,现在我们一家人能齐心干好一件事。”在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科学治疗下,孔姨的病情也稳定下来,“上天好像真给了我第二次机会。”

做直播

“我是‘70后’,还年轻着呢”

见到孔姨时,她正结束下午的直播,热情招呼记者去小吃铺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坐坐。一路上陆续有粉丝认出孔姨,纷纷交流、合影并表达感谢。

“我一直都说我是‘70后’,还年轻着呢。”孔姨在店里点了一杯椰青冰美式。谈及开账号的初衷,她表示,一方面是希望帮助更多年轻人走进厨房,回到生活本该有的模样;另一方面,是希望把长沙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传统小吃更好地传承下去。

孔姨的第一条爆款视频,就是和年轻人的交流。视频里,她端着锅摊,劝对面有“身材焦虑”的女生不要苦恼,每个人体质不同,只要保持健康,不必非要追求苗条,大可尽情享受美食。亲切的长沙话和接地气的语言引起了评论区很多人的共鸣。

“有一次在超市里,我看到一对年轻的情侣,提着两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碗、高压锅、调料、盆和锅铲等,他们跑过来和我打招呼,说奶奶你好,我们以前从不下厨,看了你的视频后,现在自己做饭了。”孔姨说,当时,对面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了自己视频的开场白——生活不容易,日子简单过。“我真的好感动好开心,我帮助更多人在做饭中找到乐趣,而这也是增进家庭感情的好方法。”

“我跟着孔姨学了红烧猪脚、炖牛肉等菜式,都又美味又好看。”市民卜君说,自己跟着视频学做了很多菜,也经常带着家人到“小亦小”品尝小吃。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孔姨说,希望不论是回味童年味道的老长沙人还是想吃长沙本土美食的游客,都能在“小亦小”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长沙小吃,在这一饭一菜的日常中,拥抱充满烟火气的人间。

责编:肖秀芬

一审:詹娉俏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长沙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