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馨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25 14:09: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馨怡 通讯员 刘娟
5月25日,“岁月刚好”杨刚艺术系列展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开幕。群贤毕至,在书法、陶瓷、邮票间,追寻光阴足迹、品味艺术真谛。
杨刚,字承汉,号五畦堂主人,1965年5月生,湖南泸溪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民族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集邮协会第五、六届理事、湖湘名人书画馆特聘书画家、湘西自治州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代主席、第四届至第六届主席、吉首大学客座教授。
本次系列展是杨刚从艺40年的阶段性回顾,是湘西州首次跨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个人系列展。展览分为书法艺术展、陶瓷艺术展、邮品集藏艺术展,包括77件书法作品、99件陶瓷作品和120框集邮作品。展览时间持续至6月5日。期间,将有书法、陶瓷、集邮、文旅领域多名国内著名专家现场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杨刚先生,才情横溢,德艺双馨。四十载艺海泛舟,执着于书法、陶瓷、集邮艺术,孜孜矻矻,苦心孤诣,成绩斐然;二十载书协主席,提携后辈,身正为范。今日展览,既是他艺术人生的浓缩,又是他拥抱未来、激励后辈的延展。”湘西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戴文表示。
77件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劲拔刚健,气韵恢弘,蔚为大观,展现着杨刚在书法艺术世界40多年的勤勉耕耘。“书法艺术是我的精神乐园,是我自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杨刚表示。
他的书法作品入选或入展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千禧书法展 、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展(中韩) 、中国湖南·新加坡书法交流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暨第四届百位名人名家书画展等。其作品也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并被多家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和碑林收藏或勒石。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胡紫桂称赞:“杨刚先生的书法不仅承载着传统书法的文化精髓,更折射出现代审美情趣和地域文化特色,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时代气息。”
14年前与陶瓷彩绘艺术的偶然邂逅,杨刚被它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从此,他以瓷为纸,以釉为墨,将书法、绘画、篆刻和诗词楹联艺术与陶瓷彩绘相融合,创作出《一江春水锁翠烟》《秋声图》《浮香绕曲岸》等独具匠心的作品,为众多收藏家和彩瓷爱好者所珍藏。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杨刚参加湖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大师50人作品展、湖南省当代陶瓷艺术展、湖南省当代艺术家陶瓷作品大展的作品和10多年来创作的代表性釉下五彩瓷、青花瓷、青花釉里红和紫砂壶作品。
釉下五彩瓶《浮香绕曲岸》(杨刚供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著名陶瓷艺术家陈惠生表示,杨刚的瓷艺作品,赋予了大自然新的灵性与生命,倾吐了他对生活的激情与畅想,聚合了他对艺术的虔诚与眷顾。
“他以个人对陶瓷色彩的悉心理解和真诚感悟,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生活的一个契合点,赋予了传统陶瓷作品新的生命力,他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美妙艺术效果的追求者、创造者。”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主席谢根生赞叹。
邮票,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贯穿浩瀚文脉。隋唐五代绘画、新中国成立、南极科考、高铁建设……穿梭在集邮艺术展区,如同翻阅一本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史书。信笺之上,还有黄永玉、史渊、郝旭东等邮票设计大师的珍贵签名。
杨刚致力于传统类集邮、专题类集邮和开放类集邮的收藏和研究。在他近50年的集邮历程中,《龙》专题邮集曾荣获全国生肖集邮展镀银奖、湖南省集邮展两届镀金奖。《中国历代传世绘画原地封片》、《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封片》和《中国邮票设计家签名系列》,因收藏难度较大而获得专家肯定。其收藏之广、研究之深,令人敬佩。
三个展区,三个类别,看似跨界,实则文脉相连,艺理相通。
“这个展览,既是自己艺术耕耘和学习的回顾,也是对艺术的致敬,更是对生命的感悟、对伟大时代和湘西这片土地的无限感恩。”杨刚深情地说。
开幕式后,现场人员进入展厅,共享“文化盛宴”,大家细细品味、交流感受,赞美声不绝于耳。
“我们欣赏书法作品,要了解作者是怎么创作的。”书法教师范祥忠带领着学生们,与每一件作品进行“对话”。他为孩子们详细讲解不同字体的结构特点,分析背后的文化内涵,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本次展览由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湖南潇湘民族书画院、湖南省集邮协会、湘西州委宣传部、吉首大学、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主办,湘西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责编:黄馨怡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