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湘西州民族中学2024年招生简章公布

李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20 18:21:0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0日讯(记者 李璇)今天,记者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获悉,该校公布2024年招生简章。简章包括学校简介、招生计划、志愿填报等内容。

一、学校简介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湘西州民族中学创建于1936年,迄今有近90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教学班61个,在校学生3185人,在岗教职工293人。

(二)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1980年被确定为首批“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成为第一批挂牌的“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 2011年成为湘西州唯一一所省级高中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2021年入选“湖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并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缔结为“友好合作学校”。先后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0余所全国双一流高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

(三)完善的办学条件。学校占地153亩,总建筑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1.四季如春的教室。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州政府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为全校三栋教学楼80余间教室安装立式空调共计160余台,让每一位同学能在舒适清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2.现代化的实验室。2023年前后,州政府投入700余万元实验室改造资金,为学校配置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数字化实验实训室,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室,物理、化学数字化探究实验室,生物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等,达到省级一流水平,为新高考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

3.高规格的运动学校拥有400米8跑道的高标准田径场、能容纳4000人的体育馆、室内室外专业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室等运动设施,为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场所保障。

4.公寓化的学生宿舍。州政府投资1.4亿元,建成了三栋学生公寓,现有床位2100余个。学生公寓4人一间,每间宿舍内都有独立卫生间,配备空调、热水供应器、个人储物柜和自习课桌,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休息和自习环境。

5.温馨如家的生活环境。2022年开始州民中食堂由托管转为自主经营,三层楼学生食堂,近3000个餐位,饭菜营养价廉、卫生可口。学校开设有商店和书店,以服务学生为上,价格低于市面同类同质商品,可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需要。

(四)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拥有正高级教师5名,特级教师10名,高级教师98名,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6人次、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29人次,国家级、省级、州级优秀教师61名,全国中学生奥赛教练员和优秀指导教师21人。州级学科带头人、湘西“武陵人才”及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18人。2023年度,高中生物谭周才名师工作室跻身省级名师工作室,高中语文贾高辉名师工作室荣获“优秀名师工作室”称号。青年教师雷雪媛、吴丽辉、彭全艳、李梅、梁欢等老师在2023年湘西自治州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全州高中组一等奖。刘文生、覃孟龙、石涛、李文林、田飞彪、吴雁、向永红、全尉铭、彭浩、谭黎、王小琴、陈兴贵、曾绍炜、丁文超、罗宗林、张小荣、康翠瑢、向丽华、王伏英、王丽君等不一而足的优秀教师队伍撑起了州民中教育教学的一片蓝天。

(五)一流的质量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努力担起全州高中教育的窗口学校之责。

1.坚守教育扶贫帮困之职责。2002年以来已开办西部助学工程“宏志班”21届,累计招生1103人,已毕业953名宏志生中上一本(特控)线746人。2018年以来“慈爱阳光班”已累计招收孤儿等困难家庭学生212人,已毕业146名慈爱生中有75人考取本科院校,且实现人人上大学的目标。

2.拔人才培养显成仅以2023年为例,我校1057人参加高考,上特控线577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数为79人);其中统招生581人中本科上线567人,基本实现拔尖人才培养与面向全体学生有机统一的育人目标。2024届高三年级学生参加湖南省数理化生学科竞赛,17人获省二等奖,24人获省三等奖,位居域内同类学校前列。

3.体教融合艺体特见长学校坚持五育并举,践行体教融合,突显艺体特色。2023年,67名体艺特长生,文化和专业双上线44人,学生参加全省“三独”比赛获省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在近年举办的全州中学生足球比赛中,曾分别获得男子、女子足球队冠军。

二、招生计划

(一)总计划

根据州教体发﹝2024﹞3号普通高中招生文件精神,我校今年高一新生招收1100人,其中统招生495人、指标生605人。

(二)统招生计划495人(含自主生55人)

1.招生

(1)招生对象:面向吉首市初中应届毕业生。

(2)录取办法普通高中学校设两个批次志愿,每批次设两个平行志愿。在符合基本录取条件的前提下,全州统一划线,在志愿填报了我校的吉首市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志愿优先按品学兼优原则,择优录取,满额为止。

2.自主招生(计划55人:学科特长45人、创新潜质2人,体艺专长8人)

(1)招生对象:2024届吉首市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其综合素质评价达到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等级要求,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体艺专长,且学业成绩符合州教体局招生文件的有关规定。

(2)录取办法:按照州教体局文件规定和我校自主招生方案择优录取,满额为止。

指标生计划605慈爱生40人)

1.招生对象:全州各县(市)初中应届毕业生

2.录取办法:指标生录取,原则上控制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档案总分630分以上,并按照报考考生的校级分数择优录取。

3.名额分配:2024年州民中计划在各县(市)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指标生名额分配如下。

(《湘西州民族中学2024年指标生计划到校分配表》附后)

4.慈爱生招生详见州教体发〔2024〕3号文件(附件15)《“慈爱阳光班”招生工作方案》,所录取的慈爱生抵减相应到县或到校的指标生计划数。

三、志愿填报

(一)有志报考州民中并能顺利录取,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填报州民中志愿。有志报考州民中者须将州民中填报到第一批次第一个志愿,其他学校填第一批次第二志愿和第二批次第一第二志愿;

2.文化成绩合格。总(档)分达到州教体局文件规定的最低抛档分数以上(即指标生630分及以上、统招生500分及以上,其中自主招生530分及以上),且在相应类别(统招生或指标生)填报我校志愿的报名人数中进入所分配的计划数之内(以考生所在初中校或县市为单位);

3.综合素质评价达标。综合素质评价5个维度都达到C级或以上(其中2个及以上达到A级),其中指标生计划要符合学籍和实际就读时间两统一,且未参与州内其他高中的自主招生并被公示录取。

(二)政策解读:

1.报考州民中不会影响报考其他高中的正常录取。因为今年普遍志愿填报实行的是两批次各两个平行志愿,每个学生都可以填报4所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最终只要达到所报4所学校中的任何一所学校的录取线,且其他条件又符合要求的就一定会被录取,任何学校不能违背招生政策,所以说报考州民中志愿不影响填报其他志愿,未被州民中录取的,不影响参加其他学校的正常录取。

2.具有吉首户籍是享受民族加分的三个条件之一。按照湘教发〔2020〕17号文件规定,参加高考时考生只有符合“三统一”政策(即高中三年内户籍、学籍和实际三年就读时间三项完全一致)的学生才能享受少数民族加分优惠政策,非吉首户籍的学生及家长需认真考虑是否符合迁移户口的条件,或者不符合转入吉首户籍条件是否自愿放弃享受民族加分优惠后,方可填报我校。

3.中考成绩出来之后才正式填报志愿,学生和家长有时间充分思考,理性选择。按招生文件“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阻碍、强制、代替学生选择填报志愿”之纪律规定和“6月30日公布中考成绩”“7月8日至10日填报高中志愿”的工作安排(自主招生除外),考生和家长只有等中考成绩出来后才正式填报志愿(含是否有必要选报指标生),有认真思考、分析和选择的充足时间,可以实现考生权益的最大化。

(三)报名办法

1.登录湘西自治州基础教育管理平台网址:http://xiangxi.gotedu.com,进入“高中阶段招生管理系统”,完成报名。所有报名必须按规定在网上完成志愿填报。

2.7月8日上午8:00至7月10日中午12:00,考生本人按规定在湘西自治州基础教育管理平台的“高中阶段招生管理系统”中填报正式志愿。

3.按政策规定,报考我校的考生,在州级十二所同类同批次录取学校,即州民中、州二民中、吉首一中、永顺一中、永顺二中、泸溪一中、泸溪二中、凤凰高级、保靖民中、古丈一中、龙山高级、花垣边高等学校中可以在相应招生区域内的学校中选报两所。因为是平行志愿,若考生把我校填报到第一批次第一个志愿而未被我校录取的,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不影响所填其他志愿的录取。

四、联系方式

(一)州民中教务科:0743—8513924  

关老师13707437555

谭老师13762138029

(二)各县(市)招生老师联系方式:

吉首:杨老师13574376898 凤凰:吴老师 13407432761

泸溪:杨老师13974389328 古丈:秦老师 13974353830

保靖:杨老师13574358023 花垣:向老师 13574373508

永顺:钱老师13574338644 龙山:彭老师 18874318028

热烈欢迎全州各县(市)初中应届毕业生踊跃报考湘西州民族中学!

湘西州民族中学

2024年5月20日

责编:李璇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