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绘画源流》中尽赏绵延万年的风雅传承

    2024-05-20 15:38:1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0日讯(记者 黄煌)远古的彩绘陶器告诉我们先民有着怎样的审美风尚?春秋战国的漆器纹饰留下了什么样的审美密码?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又记录了古人的哪些生活日常、生死观念?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撰写的《中国绘画源流》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以20万字讲中国艺术故事,试图为读者呈现一部跨越万年的中国绘画艺术史。

《中国绘画源流》中,陈履生以时间为轴,从远古的彩绘陶器到春秋战国的漆器纹饰,从汉代的画像石到魏晋南北朝的佛教艺术,再到唐宋元明清的文人画,作者对这些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细致地梳理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流派到思潮,从画家到作品,陈履生在历史长河中溯流追源,用简明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绘画艺术曲折而丰富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让我们得以赏尽中华文明绵延万年的风雅传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呈现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书中选取了不同时期的200余件绘画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时代的缩影,反映了那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审美趣味和艺术成就,希望读者能通过对这些作品,了解到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精神。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