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16 16:23:06
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南岭北麓。总面积3248平方千米。共有24个民族。江华瑶族自治县总人口为53万人。
江华瑶族自治县辖9个镇、7个乡:沱江镇、大路铺镇、白芒营镇、涛圩镇、河路口镇、大圩镇、水口镇、码市镇、涔天河镇、界牌乡、桥市乡、大石桥乡、湘江乡、蔚竹口乡、大锡乡、小圩壮族乡。县政府驻春晓路60号。
江华瑶族自治县,因县治在阳华岩之江南(今沱江镇老县村)得名。汉,置冯乘县。1995年,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江华属之。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是全国12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被誉为“神州瑶都”。
1.阳华岩,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东地6公里竹园寨回山之下,山势向阳,陡峭如劈,中有石磬,下有寒泉。
2.江华文庙,位于沱江镇老街。始建于705年,屡迁屡建,现存旧址为清同治四年(1865)由旧学宫改建。红墙绿瓦,飞檐斗拱,规模宏大,蔚为壮观。江华文庙,占地面积1万2余平方米,整个庙宇长150多米,宽80余米,保存古石刻在六十六方以上。庙内的礼门、义路门、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等石刻浮雕仍是文庙特有景观。
3.江华瑶族自治县潇湘源水利风景区,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依托涔天河水库而建,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28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3.3平方公里。涔天河水库是潇水流域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承担湘江流域中下游调洪蓄洪和补水兼发电灌溉任务。景区由潇湘源滨河风光带、涔天河水库、黄龙山原始森林和大龙山四部分构成,充分利用涔天河水库所形成的高峡出平湖和“南国千岛湖”的旖旎风光以及冯河、潇水流域的自然景观资源,挖掘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瑶族文化的打造与水利资源开发保护有机结合,形成了“山雄、林茂、水秀、风情”的特点。
4.萌渚岭,又名渚岭,属于五岭之一。主体从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向南延伸入广西贺州市的钟山县—贺县(现名八步区)的北部, 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30公里,宽约50公里。
5.盘王古殿,占地14007平方米,于1995年11月20日竣工并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为1300多平方米。该殿座北朝南,为混凝土仿古式建筑群,依地势建成低、中、高三级。中殿是盘王殿的主体建筑。整座盘王殿建筑错落有致,堪称“中国瑶族第一殿”。
6.江华故居,是江华同志的故居,位于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S326。江华同志是从大山里走出去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几位革命领导人之一。江华同志一生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及家乡人民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
7.宝镜何家大院,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宝镜村,总建筑面积约115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54000平方米,系清顺治七年(1650年)何氏先祖何应棋于此定居所建。宝镜何家大院现存房屋180栋,门楼7个、巷道36条。宝镜何家大院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反映清代湘南地区民族交流、经济生产水平及当地社会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清代南方民居建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聚落空间的适应性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8.江华豸山,因山形似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豸獬)而得名。沱江镇作为江华的县城已有近550年的历史,豸山这一风水宝地也就成了江华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这里集中体现了佛、道、儒、俗等各类文化在江华这片土地的碰撞、融合。
9.秦岩旅游风景区,是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沱江镇东南38公里的白芒营镇秦岩村秦山(吴望山),相传为秦始皇开疆屯兵之遗址,是江华八景中颇有影响的胜景溶洞,属喀斯特地貌的风景区。
10.其它景点还有:西佛桥等。
文图资料来源:江华瑶族自治县文旅广体局
杨永玲 整理
责编:杨永玲
一审:杨永玲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