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13 16:27:32

编者按: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培育竞争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在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指导下,自5月13日起,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联合岳阳日报社、岳阳广播电视台、岳阳市科学技术局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探访岳阳新质生产力》,紧紧围绕岳阳产业特点,聚焦“1+3+X”现代化产业体系,挖掘宣传岳阳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岳阳市委“1376”总体思路、奋力建设“七个岳阳”营造催人奋进的浓厚氛围。敬请关注!
探访岳阳新质生产力①|重大突破!湖南石化攻克己内酰胺产业升级关键技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彭展 李翼骏 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己内酰胺广泛应用于齿轮、轴承、管材、医疗器械等领域。生产己内酰胺过程中需要大量双氧水,而我国双氧水制备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因此,湖南石化牵头,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安全工程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深度合作,成立浆态床双氧水/酯化环己酮成套技术开发创新团队。

该团队现有成员38名,他们携手攻克己内酰胺产业升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己内酰胺绿色成套新技术。
团队通过产销学研用一体化持续攻关,成功研发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浆态床蒽醌法制双氧水成套技术,2019年8月17日建成投产国内首套年产2万吨浆态床蒽醌法制双氧水工业示范装置。“相较传统固定床生产工艺,浆态床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更为高效节能,安全系数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宗保宁说。
2021年6月以来,湖南石化在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建设中,首次放大应用浆态床蒽醌法制双氧水成套技术,建成A、B两套产能各12万吨/年(100%浓度)的双氧水生产装置。“去年10月21日,双氧水装置A线一次开车成功,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指标,装置耗氢和收率达到设计指标。”湖南石化新区己内酰胺部经理杨伟怀介绍。
目前,全球99%的己内酰胺由环己酮经肟化、重排生产。2020年,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成套技术开发项目被列为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团队咬定目标,将新反应途径、新催化材料、新反应工程进行集成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新技术。该技术具有碳收率高、三废排放少、安全清洁高效等显著优势,成为中国石化己内酰胺新一代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2023年12月15日,湖南石化建成投产全球首套采用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成套新技术的工业化装置,标志着中国石化和湖南省深化战略合作的“双重点”工程项目、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全线顺利贯通,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湖南石化新区己内酰胺部环己酮装置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刘元元表示:“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环己烯酯化加氢制环己酮装置A线平稳运行、B线顺利开车。装置开稳开好后,我们将优化提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努力突破生产运行瓶颈,实现双线稳产达产、创新创效。”
责编:王相辉
一审:马如兰
二审:徐典波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