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馨怡 赵换文 吉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12 07:50:0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馨怡 实习记者 赵换文 通讯员 吉意
彩虹,折射太阳光辉,寓意美好、童真、积极与健康。
七彩沙发、可爱的动物贴纸、暖心的鼓励语、五彩斑斓的照片墙……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儿一科,处处充满着温馨温暖,如同进入了一座“彩虹城堡”。
今天,儿一科内有70余位小患者,身着粉色服装的护士们穿梭于各个病房,忙碌不停。
“根据儿童心理学及生长发育特点,婴幼儿相对缺乏安全感,对白大褂易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我们的科室都布置成了彩色。”儿一科护士长彭燕平告诉记者。
如何让宝宝们消除不安,愉快地配合治疗?护士们发挥奇思妙想,找到了不少有趣的办法。该科室的经验做法获得湖南省“安全输液”主题微课比赛一等奖,入选省儿童高质量发展十大优秀创新案例。
粉红色的床铺上,还有一个特制的“小床”,中间低四周高,刚满2个月的宝宝在其中香甜地熟睡着。“这是我们用软被为小宝宝们专门折的‘鸟巢’,形似子宫,宝宝们躺在里面,就像躺在妈妈的怀抱里,能够消除他们的恐惧,也能减少因体位不当而导致呛咳。”
小宝宝在“鸟巢”里香甜地入睡
针对有独立表达能力的大宝宝,护士们则更加注重沟通、鼓励与引导。在任何护理操作前,护士们都会对宝宝进行心理疏导,和他们聊天,轻柔的如孩童般的语言,让宝宝们慢慢放下戒备。
近4岁的小沐晨因为过敏性鼻炎住进了医院,需要进行皮试,护士一边熟练地擦拭消毒、注射用药,一边满脸笑容、语气轻松地和她聊天,“你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呀”,让宝宝不经意间完成了皮试。
小沐晨的妈妈感叹:“护士老师们扎针技术高,一扎即中,而且很关注宝宝的情绪,非常有耐心爱心。以前在其他医院,宝宝一打针就哭,但在这里一滴眼泪都没掉过。”
护士为患者佩戴雾化面罩
“有的宝宝一看到我们推着车进来,就会主动戴好雾化面罩。”提到科室里的宝宝,彭燕平总是满眼爱意。
在儿一科,彩虹的含义变得具象化——是奔走宣传儿童健康知识的“志愿红”,是日夜照料宝宝们的“粉衣天使”,是被汗水浸湿的一个个蓝色口罩……彩虹,不再是短暂的美好,而是长久的守护。
在湘西州人民医院,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用心打造的卓越护理品牌。普二科的加速康复外科品牌,也得到了患者的诸多好评。
护士为患者换药
47岁的熊大哥正在病房外散步,精神状态不错。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他昨天刚刚进行过腹腔镜左侧肝叶切除手术。他高兴地说:“现在的医疗水平越来越好啦,做这么大的手术只需要在肚子打几个小孔,不需要挨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缩短了,也不需要插胃管、尿管。手术后,医生提前给我用了镇痛泵,一点都没感觉到伤口疼。”
10年前,他的一个朋友也是肝脏里长结石,当时开刀做了肝切除手术,肚子上缝了10多针,还插了3根管子,术后6天才能下床,住了20多天才出院。“这次医生通过微创手术就处理好了我的肝胆管结石,在护士们的帮助指导下,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走路,也可以少量多次喝汤了,太神奇啦,特别感谢肝胆外科的医生护士。”
护士陪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吴丽丽供图
普二科护士长黄彬说,熊大哥体质不错,没什么基础疾病,估计术后5天就可出院,这都是开展加速康复后给病人带来的福音。2018年,普二科引入加速康复理念,率先在全院推广应用。加速康复,就是通过循证医学对患者围术期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减少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创伤与应激,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加速康复”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预备式,左脚开步,与肩同宽……”中医科病房外,伴随着舒缓的国风音乐,护士带领患者们练习古人的“广播体操”——八段锦,一招一式,一举一落,张弛有度,舒展自然。
“这里有酸胀的感觉吗?”病房里,护士轻柔地为患者按压耳穴,通过粘贴药籽来刺激特定穴位,以疏通经络、镇静止痛。
76岁的王伯伯是一位带状疱疹患者,前天入院时,他的腿上长满水泡,疼痛得难以行走。“那时候他整个人非常烦躁,极其抗拒与我们沟通。” 中医科护士长骆少艳说。
而今天,记者见到王伯伯时,他精神饱满、笑容灿烂。“昨晚我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现在走路也不会一瘸一拐的了。医生护士医术高明,服务态度非常好。下午,我还想尝试一下火龙罐。”骆少艳介绍,“火龙罐”是一种中医疗法,就是将艾柱点燃放在玄石和紫砂混合烧制成的罐中,再放到腹部上进行推拿按摩。
火龙罐疗法 吉意 摄
中医科病房里,常常上演感人的故事。
2022年12月底,一名21岁大学生石某到中医科就诊,她因重度药疹引发剥脱性皮炎——全身皮肤一碰就掉,头发掉光,视网膜脱落,双目失明,她情绪崩溃欲轻生,不愿与医护人员沟通。
“我们都很心疼她。”整个科室发动捐款1万多元,并竭尽所能帮她减免费用;一有空就去陪她聊天,耐心鼓励开导;组织大会诊,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中医治疗及护理方案,每天为她准备适宜的流动温水泡澡,去除病菌,帮助她翻身、做肢体运动……
主管护师吴英丽,孩子才3岁多,却主动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照顾石某。
8个多月后,她出院了,身上没有一点褥疮,仅剩腋下和后背皮肤还未康复,精神状况大为改善,也愿意与人交流了。如今,中医科护士们仍与她的妈妈保持联系,关心她的近况。“现在她全身的皮肤基本都恢复了,重拾生活的信心,我们都替她高兴。”
2021年,一位15岁少年突发急性荨麻疹,全身红肿、奇痒,一直处于中度发热,吞咽口水都困难,吃了退烧药也未能降温。临近中考,家长心急如焚:“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是这样?你们是怎么用药的!”
护士们充分了解情况后,与医生沟通,立即进行耳尖放血,几分钟后,患者呼吸明显平稳,半小时后,体温已降至37.4℃。中医科医护人员又特地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买来矾冰溶液,为他进行湿敷。6天后,患者康复出院。
中医智慧一次次让人震撼,中医护理服务的态度与效果一次次受到称赞。
耳穴压豆
一对近百岁的老夫妻,由于老年病,常年在中医科进行治疗保健。老奶奶赞叹说:“每次用了中药包热敷,我的老伴腿就不疼了,又能陪我散步了。”
52岁的失眠患者说:“我被失眠困扰了5年。通过耳穴贴压、火龙罐疗法、头部刮痧、温水泡脚等中医特色护理措施,住院10余天,睡眠恢复正常。护士老师,出院以后,我还能再来做头部刮痧吗?”
采访结束,记者准备离开时,一位中年男子走向护士台,满怀感激地向护士们道谢:“今天,我的父亲康复出院了,非常感谢你们这些天的悉心照顾,你们辛苦了。”
彩虹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本草初心,是该院卓越护理品牌的缩影。
作为四省市边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年来,湘西州人民医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卓越护理服务,打造一科一品卓越护理品牌,推出67个专科特色护理品牌,持续开展“四比四看”“七陪”等门急诊服务,构建五级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外科移动护理上线,病房及床头屏实现智能呼叫,在省护理学会专科比赛获得特等奖2个、一等奖6个,在全省护理质量督导检查中获专家称赞,患者就医感受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达99.5%,住院患者满意度97.79%。
责编:黄馨怡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