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培育良种油茶苗 为“绿色银行”增利

尹俊和 何书梅 熊昌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4-05-10 11:00:0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0日讯(通讯员 尹俊和 何书梅 熊昌勇)立夏时节前后,油茶迎来苗木嫁接的最佳时节。连日来,道县积极组织油茶产业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实地开展科技服务,传授栽培管理技术,助力油茶产业增产增效。

在道县上关街道齐心村油茶良种培育基地嫁接厂房内,村民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油茶苗嫁接工作。削苗砧、嵌苗砧、套铝箔、包扎固定……整个过程快速、准确,仅几秒钟,一株油茶苗就嫁接完成了。

“树脂化太老的,就不能行了。还一个,这里它是没有芽眼的,没芽眼不能要。在切的过程当中,这切口不要太宽,不要太长,它太长的时候就影响它的成活率。”道县林业局科技推广总苗站站长陈黎静说道。

在旁边的育苗基地,村民们在将刚嫁接好的幼苗进行移栽、浇水、盖膜等后续工作,以确保幼苗的成活率。

“油茶苗培育是一项劳力密集型的活动,前期需要培育砧木、采购穗条,然后再进行嫁接,后期管理还要遮阴、施肥、保湿、除虫、除草、除萌等。”陈黎静说。

据林业局技术人员介绍,目前培育油茶苗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育出的油茶苗根系发达,出苗整齐,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强,深受广大造林户青睐。全县每年培育良种油茶苗在200万株左右,不仅可以满足全县油茶造林种苗需求,还有部分销往周边地区。

“嫁接的好处在于缩短油茶树的结果时间,一般不嫁接直接用这种芽去种植的话,可能8到10年才能结果,通过嫁接后,3到5年就可以结果了。”陈黎静说。

油茶产业是道县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道县围绕"油茶体量、产量、质量齐提升"目标,多形式全方位提供科技服务,引导大户走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规模化“四化”基地建设之路,同时,积极贯彻稳粮扩油要求,高位推动强统筹,落实责任强推进,举全县之力为油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每年的5月左右是油茶嫁接的最佳时期。今年的话,我们一共组织了23名技术人员,200多名群众嫁接油茶苗,每天能嫁接20万株。”陈黎静说。

目前,全县通过优政策强扶持,大力推广优质品种,累计建成示范基地200余个,现有油茶林面积50余万亩,约占全县林地面积的21.24%。2015年以来,油茶籽产量由1.31万吨增长至3.57万吨,产值达14.28亿元,稳居湖南省前列。

责编:何化继

一审:何化继

二审:周流星

三审:何骏革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