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03 15:41:59

文|杨学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她派生九脉,滋润和养育了华夏儿女。长江两岸,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经贸兴旺之地。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逆江而上

都说湖南人会读书、会打仗、会种田,就是不会经商。为了改变这块短板,1986年10月5日至18日,长沙望城组织财贸战线各局负责人,赴江浙一带考察,借鉴他山之石,助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这次考察,重点了解浙江省萧山县靖江区供销社扶农致富,如何做到“好向导、好帮手”的经验。同时,也了解富阳县商办工业,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经验。顺道游览了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钱塘江畔六和塔、岳飞庙和灵隐寺。然后,我们从上海逆长江水道返程,领略了沿途风景,两岸繁华。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大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每当我唱这首《长江之歌》时,便会想起雄伟磅礴的长江。长江流经上海汇入东海,就此走完了她6300公里的征程。我是第二次来到上海,正值晨曦初放,朝霞将天空染成一片金红。踏上这片土地,能感受到长江悠久的历史与现代都市气息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走在南京路上,这条街的商业气息十分浓厚,鳞次栉比的商铺,时尚变幻的购物中心,林立于街道两边各式商业广告招牌,熙熙攘攘的人潮,显得格外热闹非凡,真是得益于长江通海,货畅其流。

初至苏州,顿觉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城市古香古色的建筑,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苏州河穿城而过,流经黄浦江,最终归聚长江入东海。苏州城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园内布局精巧,移步换景,一步一景。假山、池塘、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相得益彰。苏州观前街,是一条充满魅力的商业步行街,汇集了餐饮、娱乐、手工艺品多种元素,是苏州古城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次日,游览虎丘。山虽不高,颇有名气。沿阶而上,石级古朴,两旁树木葱茏。山间有泉,泉水淙淙,清冽可口。至山顶,远眺四周,苏州市区的风光尽收眼底。山脚下,剑池幽深,传说有吴王阖闾之墓,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虎丘自古以来便是姑苏的文化标杆和发达之地,与山塘街、平江路齐名。长江之畔,吴门苏州,是一张亮丽的地方名片。

我们乘坐的上海至武汉汉江6号客轮,途经江苏境内南通、江阴、镇江、南京。傍晚进入安徽省境内的马鞍山芜湖,直到铜陵后我们上岸,走马观花浏览了一遍市容。这座城市虽名不见经传,却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铜陵的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是青铜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中国铜都之称。旧时采铜冶炼,炉火熊熊,锤炼之声日夜不绝。千年之后,虽炉火已熄,但铜陵之名,依旧流传。城中天井湖,波光粼粼,湖畔有亭,可供游人憩息。

船舱的喇叭每到一站都报名,告别铜陵后,而前面是吴楚分疆的安庆。安徽真是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长江进入江西,到处可见古村落,青砖灰瓦,古木参天。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名胜古迹,吸引了天下来客。江西人文历史厚重,这里曾是红色之都,许多革命历史遗迹完整保存在这片热土上。南昌的滕王阁,一篇赋览尽千年的落霞,定格了大唐最美的秋色。还有景德镇的瓷器、鹰潭的道教等,均是江西文化的瑰宝。

当客轮停靠在九江市,我站在长江之滨,远望九江分流,心中一阵激动。九江,非独江也,更兼山、水、城之美。长江、鄱阳湖,如两条巨龙环抱,赋予九江无尽的灵秀之气。庐山之峰,苍翠欲滴,望之若仙。古人云:“庐山真面目,不在三分石。”此语诚然,九江城,伴江而建,依山而居,城在山水之间,山水在城之中,是宜居的好地方。

九江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有屈原的足迹,有王羲之的墨香,有陶渊明的田园,有李白的诗酒。历代文人墨客,皆以九江为乐土,留下无数传世之作。眼前浮现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长江之水滚滚东去,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轮船航行四天三晚,到达湖北武汉。武汉九省通衢,商贾云集。“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历来都是商业重镇。如今武汉街道上人头攒动、烟火升腾,透着热闹、活力、时尚与繁华。

我和同行者再次游览了黄鹤楼。黄鹤楼坐落于长江之滨,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拾阶而上,每一步都能听见历史的回荡。登上楼顶,四野空旷,不禁想起那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见证了无数的历史迹迁,却依然屹立不倒,成为江城的一处文化符号。

顺江而下

1995年9月14日,首次到重庆,发现它的壮美所在,源自于依山傍水的地理结构,两江汇流形成一个三角洲,耸立着一座座高楼大厦,如春笋一般屹立在江水上,美不胜收。我对重庆的憧憬由来已久,小时候我看过的一部长篇小说《红岩》印记很深,今天如愿以偿。

长江流过重庆,朝天门外,万舟竞发,嘉陵江畔,岁月峥嵘。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刘备在这里遗恨托孤,孔明在这里临危受命,李白在这里欣喜若狂,杜甫在这里登高悲叹,眼中是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翌日,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渣滓洞和白公馆,参观了革命旧址,缅怀先烈。夜间,慕名游览九街,吃不一样的美食美味,品不一样的主题酒吧,玩不一样的文化娱乐……

9月16日早上8点,乘长江明珠号离开重庆,途经涪陵,在丰都停靠,住一宿。此行,意在三峡,顺江东下,探其幽深。

船至巫峡,峭壁千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景此情,就在眼前。巫山十二峰,各具姿态,或神女垂帘,或龙女梳妆,或壮士挺立。江水穿过漫长的峡谷,相遇大宁河的宽阔谷地,江水得以短暂的舒展,孕育出古老的山城。本地人享受小城的安逸,尽兴地畅饮、欢快地跳舞,打发无聊的时光。

过巫峡至瞿塘峡。瞿塘峡以险著称,江流湍急,如箭离弦。峭壁如刀削斧砍,蔚为壮观。水石相击,轰鸣震耳。再至西陵峡,则又是一番景象。西陵峡以长著称,江面宽阔,水流平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远影碧空尽。余于船上,把酒临风。游轮像一座城市,有餐厅、商店、酒吧等,在游轮上一边啜饮香槟,一边在星星闪烁下航行,简直是梦幻般的体验。

众所周知,长江上的三大峡谷,乃巴东、巫山、瞿塘峡之合称。但2011年4月9日,我和公司几个同事游过小三峡。一般描写大三峡为险峻的山势、激荡的水流、云雾缭绕的景象。然而,置身于小三峡的岸边,眼前的景色与大三峡截然不同。小三峡水面平静如镜,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沿途有几处古朴的渔村,村民们有的在岸边垂钓,有的在船上劳作。小三峡的美,不在于它险峻,而在于它的宁静与和谐。我想,这就是小三峡的魅力所在。

荆州便是江陵,楚国故都三国名城,刀光剑影依稀在,连营鼓角尚铮鸣。三国时期,这里曾是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联手抗曹的重要战场。关羽曾誓守荆州,最终却失守被杀,留下了千古遗憾。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似乎见证了那些英勇善战、忠肝义胆的故事。

1986年6月14日,我和县财委曾宪凡等人,为一宗贸易货栈的业务第二次到达澧县,忙完工作之余,跨过长江,参观了荆州地区博物馆。八百年的楚国史,在荆州定都的时间就是长达400多年,因此,荆州是整个楚文化的核心区域。楚国通过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还促进了经济的兴旺。目前,馆藏文物17万余件,其中国一级文物就有561件/套。

荆州是长江文化的富集地,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地带,483公里的黄金水道,贯通荆州全境,荆州人都是在长江边长大的,生于大江大湖之间,江河纵横的荆州大地,孕育了璀璨的荆楚文化,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荆州在传承和发展的博弈中,实现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长江流经武汉,就进入洞庭湖。秋日的洞庭,湖面如镜,倒映着远方的岳麓山影,山青水绿,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绝美的画卷。泛舟湖上,微风拂面,似乎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骚客在此留下的缕缕诗意。唐代诗人杜甫曾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不正是洞庭湖的真实写照吗?

洞庭湖是湖南的鱼米之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八百里洞庭”的美称,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湖畔的岳阳楼,历经沧桑,依然屹立不倒。每当夜幕降临,楼内的灯火通明,仿佛可以看到范仲淹的身影,他身在楼外挥毫泼墨,写下了那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有人说岳阳楼是中国抒情散文的发祥地,按长沙话讲那确实。我数次来岳阳汲取先哲的智慧,激发创作灵感,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奋勇前行

长江,像一条巨龙,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构成了完整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

1987年元月,我应邀参加全国第三届糖烟酒交流大会。头一回来到四川成都。有幸游览了都江堰,这是众人皆知古蜀文明的杰作,为成都平原的繁荣昌盛立下汗马功劳。遥想当年,李冰父子持钎握铲,筑堤分水,开创了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自此,长江之水得以驯服,分流灌溉,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稻花飘香。

参会期间,成交了一批五粮液白酒,必须到产地考察,故走进了宜宾。宜宾,古称叙州、戎州,万里长江第一城。它不仅是川南的重镇,亦是长江上游的璀璨明珠。这里是蜀汉名将赵云的故乡,历史上曾是楚人聚居的地方,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能听远古的呼唤,闻到醉人心脾的酒香。

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巴塘县进入云南,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到了流经丽江市石鼓镇时,受山体阻挡,突然来了个急转弯,宛若“U”字形状向东北而去,得名“长江第一湾”。1986年6月10日,我和夫人从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脚下,一早驱车来到长江第一湾,夫人由衷赞叹,大气磅礴,姿态优雅,景色宜人,此生值得来哦。

长江在此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山萦水绕,水波潺潺。而我独立江边,任风吹拂,心旷神怡,沉醉于此景之中,忘却尘世的纷扰。忽闻前方水声隆隆,似有虎吼之声,心头一震,急步前行。乃至近处,方见虎跳峡之壮观。峡中巨石嶙峋,直逼人心。余悸未定,心潮澎湃,此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非人力可为。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近半个世纪以来,因为商务或旅行,我陆续穿越了长江全程。在长江的航行途中,我看到两岸的城市和乡村逐渐兴旺起来,物产丰富,市场繁荣。因为有了长江水道四通八达,商贾云集,货畅其流。同时,长江也给予我精神力量,助我生意兴隆事业有成。我要大声歌唱,“长江,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责编:陈普庄

一审:陈普庄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