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访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副校长、田野诗班创始人李柏霖

  怀化日报   2024-04-23 18:54:46

人物简介

李柏霖,1996年出生,教育硕士,湖南省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语文教师、副校长,田野诗班创始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嘉宾,2023年入选“中国好人榜”,怀化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在今年的央视春晚上,她和田野诗班的孩子们因《如果要写年》这个节目而感动亿万观众。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强调,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

毕业于该校的李柏霖老师就是这么一位默默耕耘、创新实践的乡村“大先生”。2017年,她回到家乡会同县,在粟裕希望小学当起教书先生。教学中,她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让孩子扣响了儿童诗的大门,开创了“田野诗班”。7年来,她指导留守儿童创作诗歌2000余首,将诗的种子种植在孩子们的心灵。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也是李柏霖老师带领孩子们创作的纯真诗集《田野诗班》正式出版发行之时,怀化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周依琴专门采访了这位孩子心目中的“大先生”。

  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诗歌的基因 

周依琴: 大家好!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拿到了一本2024年度中国好书推荐书目(3月份)——《田野诗班》,并邀请到了这本书的主编——湖南省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的副校长李柏霖老师。现在,请她跟我们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

李老师,您好!在这本浸着书香的诗集里,我读到了浓浓的田野味道,也读到了纯真山里娃的心声。在此请您给我和广大读者分享书里面一些特别的作品吧。

李柏霖: 周社长好!我先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诗集第23页《月亮的花儿》:“白天,月亮在给花浇水,它的花园有许多叫星星的花,白天不给你看,晚上给你看。”诗里就有孩子自己创造的规则,我养的这群星星,我就这个时候才给你看,特别有意思。

这篇作品的作者叫龙梦瑶,三年级刚来诗社上课时,她还很懵懂,每次作业也不交。一个学期快过去了,在我的鼓励下,才交了第一篇作品,就是第119页的《眼泪》:“眼泪真的好奇怪,疼的时候能忍住,累的时候能忍住,只有爸爸妈妈要外出打工,坐在车上向我挥手的时候眼泪忍不住。”她将情感非常真挚而热烈地写在了诗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些鼓励。从此,她开始喜欢上写诗,并且越写越多,其中7首被收录在这本书里,是作品最多的小作者。

周依琴: 孩子们太有想象力了!第51页,12岁的梁俪轩小朋友写的作品《风》也挺有意思,“风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我坐在教室里,风就像理发师随心所欲地摆弄我的头发。我来到森林里,他就是音乐家,整个森林为他伴奏。可是风一见到落叶,却想方设法将它吹回树上,可能,他也有回不去的故乡。”最后一句写出了浓浓的乡愁,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么深的思想境界,您怎么想到教他们写诗的?

李柏霖: 从最开始的故事讲起,我刚走上讲台的时候,教的是二年级。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学习很迷茫。因为我的成长与阅读相伴,所以我希望孩子们也能从书本中获得力量。我带孩子们读《列那狐的故事》,讲到狐狸卧在路上装病的片段,忽然停住,想让孩子们猜猜后面的情节。一到有意思的猜测环节就会引得他们大笑,我发现孩子们天生是亲近这种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的。

记得2017年第二个学期,有一道二年级的练习题,题目是“照样子写句子:葡萄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这是个比喻句。在座位间穿行时,我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答案:“棉花吐出了丰收。”从修辞判断,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答案,题目考的是比喻,回答却是拟人。但我无法忽视这个句子的精彩,好像棉花活过来了,虽然是白色的,但是一张嘴吐出了五颜六色的丰收的秋天。也许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我想可以教孩子们写诗。

周依琴: 诗社现在有多少个这样的孩子?

李柏霖: 先是自己班上的孩子写诗写得特别开心,然后其他班的孩子也想加入。2020年,我成立了一个社团,让大家都来一起写诗。这个学期诗社有40来个孩子,每学期都有新的成员加入。

周依琴: 您带着孩子们围绕哪些方面来写诗?

李柏霖: 我们创作的主题有很多,大自然是世界送给孩子们最为慷慨的礼物,孩子们是很喜欢写的。我们也会写身边的人,写重要的日子,写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比如去年父亲节,我让孩子们画印象中的父亲,有孩子就画了一座山,山有两种颜色,一种是褐色,一种是绿色。孩子说褐色是父亲的缺点,而绿色是他给我的爱,爱会覆盖一切。他们写诗的过程就是感悟、思考、成长的过程。

周依琴: 孩子们写的童诗跟古诗有什么不同?

李柏霖: 先说诗歌吧。前几天跟孩子们讲到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想象其实跟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呼应的。

诗歌离我们并不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我们从小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作者骆宾王当时也只是一名孩子。其实,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诗歌的基因。

我们的童诗跟古诗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用的是白话,打破了格律上的禁锢,孩子们写诗变得轻松了。

周依琴: 这本书共收录了多少首诗,作者分别是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

李柏霖: 这本书共有83篇作品,以文字+插画+原声朗诵的形式呈现,创作的孩子们最小的只有9岁,最大的也才12岁。刚出样刊的时候,上春晚的那群孩子先拿到,他们围过来一睹为快,非常骄傲。原来我们山里娃也能这么闪闪发光。

周依琴: 您怎么想到编这本诗集的?

李柏霖: 这本诗集的产生,源于很美丽的遇见。当孩子们陆陆续续能够出一些作品的时候,为了鼓励他们,我把孩子们的诗进行了整理,用 word文档做了一本诗集。

2023年6月,我记录了几篇跟孩子们相处的故事,发表在《湖南日报》上,湖南人民出版社的编辑看到后,希望将孩子们的诗带出大山,送给更多人看。他们第二天就来到了学校,听孩子们的心声,然后把他们小小的心愿,小小的情绪都收录到了这本书里。

 让孩子们在诗意中成长 

周依琴: 孩子们尽管是用童言写童趣,但修辞手法运用丰富,也很有思想,这是不是缘于您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李柏霖: 我们会根据学到的一些语文方法来设置创作专题。比如练习通感的时候,我把“看、听、闻”写成卡片,再让孩子们写上感兴趣的一些事物,如桃花、月亮等。然后我把卡片打乱顺序,让每个人抽两张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闻月亮”“听苹果树”这样的组合。他们会用不同的感觉来认识这个事物。

第56页陶绍焜的《鸟叫》,就是用了这个方法。“苹果惹来了小鸟,小鸟围满了,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吵得我满耳朵都是苹果的甜。”他们有这样的作品,我觉得挺惊奇的,这个过程很奇妙。

周依琴: 诗歌,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古人说:“诗言志,歌永言”。诗歌是抒发个人情感和志向的,一群娃娃又能抒发出多大的豪情和志向?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如何以诗育人、以文化人?

李柏霖: 刚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我的计划满满当当,从来不舍得浪费一分钟。我带着孩子们读课文练普通话,练站姿练仪态,运用名师分享的学习方法……用我理想中的高标准要求和影响着这群乡村的孩子们。但一个学期下来,教育效果却与预期相距甚远。

在学期的末尾,我让孩子们写一封信给自己的亲人。当时,我看到一张皱巴巴的纸。在这张满是褶子的纸上,既没有写抬头、问候,也没有写落款日期。

原来,孩子们有自己的难过、脆弱……认识到了这些,我意识到所有为孩子们制定的标准,可能不一定是他们成长需要的。我不再那么着急想要看到他们的成长“效果”,而决定慢慢陪伴和帮助他们变得“强大”。

有一次教师节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框架:“我的时候老师是_————样。”然后,有个孩子这样写:“当我欠作业的时候,老师变成了可怕的仙人掌;当我上课讲小话的时候,老师变成了凶猛的狮子;当我上课吃东西的时候,老师变成了恐怖的食人花。但只要我认真学习,她就像一只大熊猫处处照顾我,我知道不管她变成什么样,老师都非常爱我。”

看到这首诗,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老师的帮助对她的关心,都是有感应的。教学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加强思政教育是要特别注重的,我们很大一部分任务是在教孩子们熟悉和亲近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文字背后承载的是优秀的文化作品,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灿烂成果。潜移默化之中,孩子们会从中收获走向未来的力量,变得热爱我们优秀的语言和文化,热爱家乡,热爱国家,变得越来越自信,对未来充满力量。比如跟孩子们聊袁隆平爷爷的事迹,有孩子深受感动,这样写:“我也想做一颗像您一样的种子,向着太阳用着无穷的力气长上天。”

周依琴: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您将作为乡村阅读推广人,参加全国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此之前,您和田野诗班的孩子们先后参加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今年央视春晚等全国大型活动,获得了亿万人民的关注和点赞,您有想过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吗?您和孩子们有哪些收获?

李柏霖: 我没有想过会得到大家如此喜爱和关注。我和孩子们非常幸运,感谢大家对乡村教育、对偏远落后地区这群孩子们的关注。

对我和孩子们来说,这些经历非常宝贵。参加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时,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蒋巍都见了孩子们,鼓励他们一定要坚持写作,孩子们备受鼓舞,有的立志长大要报考文科类的大学。

春晚排练时,孩子们认识到了一群劳模叔叔阿姨。我趁机让孩子们去采访他们。其中有一位特教老师,告诉孩子们一些故事。比如:教的是一群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孩子,他们如果打他一拳、踢他一脚,都会让这位老师感到很开心,因为他的孩子有反应了。听到这些,孩子被感动哭了,说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需要帮助,自己也要做一个对更多人有益处的人。

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意义,也是这些经历带给孩子们的成长。我曾担心孩子们走在聚光灯下会骄傲,但从目前来看,孩子们都非常踏实,正在努力学习本领,待将来去发现世界上更多美好的事情。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周依琴: 我读到龙一阳同学写的诗歌:“雨滴教会小树如何成长,河流告诉鱼儿怎么奔跑,我的老师啊,可真的什么都知道”。在孩子们心中,老师是万能的。今年3月,恰逢总书记在您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提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对总书记提出的“教师要当好大先生”,您是怎么理解的?

李柏霖: 《礼记》中最开始用“先生”一词来称呼“老师”。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就是勉励我们教室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我深受触动,我们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成为他们学业的指导者,也要成为他们成长的陪伴者和梦想的守护者。

记得在母校一师求学的六年里,我时刻谨记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谨遵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我非常骄傲能够在一师这样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学习,我青春的日子、励志的日子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对未来的追求也是在那时逐渐变得明晰起来。我永远忘不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也忘不了一起谈论理想的同学们。

毕业后,我放弃留在长沙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了家乡。因为我深刻感受到乡村的孩子需要更多愿意扎根乡村的老师,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回到家乡,用心陪伴乡村孩子,教给他们知识,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周依琴: 会同是粟裕大将故里,粟裕大将对这些孩子们有哪些影响?

李柏霖: 粟裕大将的精神风范一直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我们学校会定期带孩子们读粟裕大将的故事,我们还有红领巾讲解员,把粟裕大将的故事讲给游客们听,所以孩子们对解放军叔叔特别崇拜,也为自己能有军人一样的坚韧而努力。记得有一年春天,刚入伍的新兵将出发去守边疆,我让孩子们去送一送兵哥哥,有孩子就写出了这样大气的作品,“就这样长啊长,长成抓紧千万尘土的大树,长成驰骋万里的骏马。”

周依琴: 您去年入选“中国好人榜”,今年入选第七届怀化市道德模范。现在社会各界对田野诗班赞誉很多,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李柏霖: 我是惭愧的,还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未来我将继续深耕在乡村这片土地,为更多孩子种下诗歌的种子,希望《田野诗班》能有第二本、第三本……更多的乡村孩子能够从阅读和写作当中获得成长和力量。我还准备总结一些教育教学方法和故事,与更多老师一起探讨和研究教书育人的事业。

周依琴: 第29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作为乡村阅读推广人,请您给孩子们一些成长的建议。

李柏霖: 阅读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能穿梭在无尽的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世界给了我们丰富的宝藏,书籍里更有璀璨的明珠。孩子们要有发现美好的眼睛,内心变得丰盈,这样每天的日子都会如诗歌一样美丽。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青青 整理)

责编:周紫云

一审:周紫云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怀化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