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以书为媒,走进残障群体的世界,品味生命的坚韧与绚烂

黄伊婷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23 16:10:56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一本书,犹如一扇通往异域的窗,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旅程。

今日,新湖南残联频道特别甄选数本独特的书籍,带你深入残障人士的世界,感受他们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力量,在品味生命的坚韧与绚烂中,汲取前行的勇气与智慧。

1.《我与地坛》——史铁生

内容简介:

史铁生(1951-2010),著名小说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最具人格力量的作家。21岁时,因突发疾病,史铁生下肢瘫痪。命运给了史铁生残缺的身体,他却让自己有了坚强不屈的灵魂。他将人生的笑与痛、血与泪,和种种思考,写进《我与地坛》。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2.《病隙碎笔》——史铁生

内容简介:

长篇哲思抒情散文《病隙碎笔》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身患尿毒症后,在透析治疗间隙坚忍写作的生命笔记。是他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

他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探索关于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态、向上的精神……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在幽默旷达的行文中,史铁生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照亮了黑夜中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的人生疑难。

3.《我是我的光明》——哈本·吉尔玛[美]

内容简介:

“逃避问题,不会让问题消失。从熊眼前跑开,它就会追你。”这句话出自一位聋盲人哈本·吉尔玛。

哈本·吉尔玛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她在这本回忆录中讲述了自己不可思议的精彩人生——学跳萨尔萨舞、参加木工班操作电锯、在非洲马里帮助建学校、去阿拉斯加攀冰山、在新泽西州和导盲犬一起训练、进入哈佛学习法律、受邀在白宫演讲……

虽然视力和听力受限,但她坚定、自信,积极应对挑战、纵情享受生活,父母的信任和鼓励也给了哈本勇往直前、追求梦想的无限动力。

在这本书里也可以看到残障人士视角的社会和与普通人相处的经历,读完相信你会更好地理解残障人士以及更多地掌握与残障人士相处和为其提供帮助的知识。

4.《看见声音:走进失聪人的寂静世界》—— 奥利弗·萨克斯

内容简介:

没有语言,人要如何思考,如何建立概念?

享誉全球的脑神经专家,同时也是畅销书作家的萨克斯在《看见声音:走进失聪人的寂静世界》书中探索了失聪人世界的种种面向——访谈失聪人士及其家庭,造访聋哑学校,深究他们的历史,带我们进入失聪人的世界,讲述了他们在语言上所面对的艰苦挑战和种种困难,以及手语这种视觉语言的存在。

萨克斯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异国度之门,他人是一面镜子,从他人身上,我们能更好地看待自己。

5.《静默之身:残障人士的不平凡世界》——罗伯特·墨菲

内容简介:

罗伯特·墨菲是当代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研究员。他于1972年卸下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一职之后罹患脊髓肿瘤,由于脊髓肿瘤压迫了神经,使得墨菲缓慢而不可逆转地发展为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

在这部扣人心弦的书中,墨菲既是一位“观察者”,又是人类学的“线人”,他以自身经历解读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探索疾病以及残障的社会属性。他说,瘫痪和所有残疾一样,侵犯了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和与他人的联系,残障被社会定义,并被文化赋予意义。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伊婷 综合整理自豆瓣读书。

(图片来源 / 豆瓣读书)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