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杜甫游洞庭|沅江:碧草违春意,沅湘万里秋

潘刚强     2024-04-22 10:54:17

文/潘刚强

阳春三月,大地清明,桃红李白,莺飞草长。清早起程,背着行囊赶往洞庭汽车站,沅江客班准时发车。飞越洞庭湖大桥,不走高速公路,依然走省道,经君山、华容,过南华大桥进入南县。招手即停真好,停靠江南芳洲……这样停停走走,全程一百六十三公里,三个小时抵达沅江市百合街。这种陆地轻行,我感觉有味,它比杜甫驾乘一叶孤舟更为便捷。

我一直在琢磨,湖南三湘四水,沅江是洞庭湖仅次于湘江的第二大支流,“沅湘”为何会像“潇湘”一样,成为湖南的代称呢?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其一开篇即从沅湘作赋:

碧草违春意,沅湘万里秋。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磨灭余篇翰,平生一钓舟。

高唐寒浪减,仿佛识昭丘。

《尚书·禹贡》载:“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尧舜禹时期的大洪水,致使长江水量大增,于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干流与支流汇合处的盆地内,具备了积水成湖的条件,因此形成云梦泽、洞庭湖和彭蠡泽。洞庭之名,就其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战国策·魏策·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

春秋战国时期,沅水成为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九章·哀郢》)屈原穿行于长江与洞庭之间,追寻尧舜湘妃,沅有芷兮澧有兰,他最早为“沅湘”“洞庭”描绘了诗情画意:“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九歌·湘君》)“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九章·惜往日》)屈原最终惊天一跃,不惜以身殉国自沉湘流,化作汨罗江神。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唐·戴叔伦《过三闾庙》)唐宋时期“八百里洞庭”,与南边的青草湖相连,“重湖”别称越加诗意化。又洞庭湖七八百里,南连青草,西亘赤沙,谓之“三湖”。《史记·三王世家》所谓“大江之南,五湖之间。”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张九龄同泛洞庭湖》:“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三湘五湖”,意指沅湘、洞庭。杜甫在《归雁》诗中说: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南岳衡山有座回雁峰,雁至而止,遇春而回。“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自西晋以后,因长江(荆江)主泓道南徙和荆江分流的形成,洞庭盆地内的来水大增,形成后来的南水、北水两大部分。南水以湘江、资水、沅江和澧水四水为主,另有直接入湖的汨罗江、新墙河等较小河流。北水是指来自长江荆江段南岸的松滋、太平、藕池和调弦四口分流入湖,出湖仅由城陵矶泄入长江。

沅水发源于贵州都匀市苗岭山脉斗篷山,清水河流至湖南省境,在会同县入怀化市,再东流经芷江侗族自治县至洪江市(原黔阳县)托口镇与渠水汇合,始称沅水。沅水干流经洪江市、中方县、溆浦县、辰溪县、泸溪县、桃源县和常德市区等县市,由德山沅水河口注入洞庭湖。

常德市位于武陵山下,取名源于《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之意。秦属黔中郡,拥有“川黔咽喉,云贵门户”美誉。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三国时期归吴国管辖,隶属荆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隋武陵郡为朗州,故唐代习惯将常德称为“朗州武陵郡”,或单称“朗州”。

汉寿县位于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全境地势由南向北呈阶梯状下降,把控沅澧两水尾闾的洞庭湖滨。它东濒沅江、南县,南界资阳、桃江,西接常德市鼎城区,北抵西湖农场,与安乡隔河相望。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沧浪文化、龙舟文化均因屈原而起。秦属黔中郡地,西汉为武陵郡索县地。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治所在今常德市鼎城区断港头。此后归属三国吴,改名吴寿县,与平江县始名汉昌、更名吴昌同类。吴大帝赤乌十一年(248年)析吴寿县置龙阳县,设治所于今汉寿县城,属武陵郡。

今日沅江市衔湘资沅澧四水,以其是沅水的归宿之地而得名。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从益阳、汉寿县地析出置药山县,隶于湘州,是为沅江县建置之始。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改曰安乐县,十八年(598年)改名沅江县,属岳州巴陵郡。唐初乃属岳州,改名桥江县。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复为沅江县,属朗州。与此同年,因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盛名,析武陵县置桃源县,县治由沅水南岸迁至沅水北岸,归属朗州。

晚清著名诗人、文献家邓显鹤,数十余年用心辑录湖湘先贤自晋至清代两千多位诗家、诗作两万余首,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刊刻《沅湘耆旧集》,被视为第一部以湖南省域为界的诗歌总集。“湖以南水,《禹贡》言九江,《国策》言五渚。实则沅、湘、资、澧四水而已。而资水入湘,澧水入沅,湘长于东,沅雄于西,故举沅湘而湖以南水尽在是,即湖以南郡县尽在是。”因诗歌而溯源,它应当是“沅湘”最权威的注释。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吹笛》)“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寄从孙崇简》)杜甫入洞庭、游湖湘,武陵桃源人家早已是他的理想之国。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赞叹《赤谷西崦人家》: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唐代以来大家公认,今桃源县的桃花源为陶渊明诗文所记的乡村原型。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刘禹锡、杜牧以及宋代文人王安石、梅尧臣、王十月等都有篇章记咏这一处桃花源。杜甫诗中,陶渊明《桃花源记》诗文的典故信手拈来:“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北征》)“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水宿遗兴奉呈群公》)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春日江村五首)“多忧污桃源,拙计泥铜柱。”(《咏怀二首》)“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奉汉中王手札》)杜甫这种情调,足以佐证《桃花源记》影响之深远。

唐大历二年(767年)秋,杜甫《巫峡弊庐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江城秋日落,山鬼闭门中。

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

赤眉犹世乱,青眼只途穷。

传语桃源客,人今出处同。

澧朗者,湖南澧州澧阳郡,朗州武陵郡。巫峡已属楚峡,故杜甫借用《九歌·山鬼》奉赠四舅话别寄寓卜居之地。桃源在澧,秦人避乱之所。杜甫闭门于巫峡山鬼之中,与秦人避秦于桃源,同为世乱所迫。他另有一首《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南北朝阴铿《渡青草湖》诗曰:“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杜甫在沅江上游写的这首诗,风生洲渚锦帆开,起步便有沅湘气象。杜甫对于沅湘、洞庭可谓情有独钟,他在《赠韦七赞善》诗中说: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洞庭春色悲公子,蝦菜忘归范蠡船。

杜陵与韦曲,两家世居之地均在长安县南。故俚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甫时在潭州,送老乡回京都,除了叙述世交情谊,更多的是南驰北走的离别伤感。“洞庭春色悲公子,蝦菜忘归范蠡船。”《吴越春秋》载:越灭吴,范蠡“乃乘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任昉《述异记》:“洞庭湖中有钓舟,昔范蠡乘舟至此,遇风,钓于洲上,刻石记焉。有一陂,陂有范蠡鱼。”杜甫诗中的洞庭春色、范蠡钓舟,指的就是今沅江市赤山岛上蠡公湖、蠡施村,传说范蠡西施隐居地。

赤山岛位于沅、澧二水注入洞庭湖汇合处,呈南北向长条形丘陵状,长达三十公里、宽不足四公里的低矮丘陵地带,因土壤纯赭而得名。四面环水,过去依仗舟楫相连。今日飞车越过白沙大桥,眨眼间便可抵达。清道光《洞庭湖志》载:“赤山,在(沅江)县东北五十里,为洞庭右翼。高耸云霄,绵亘数十里。唐天宝中改为蠡山。”岛上建有范蠡祠,又名蠡山庙。宋之问《洞庭湖》,又名《过洞庭泊赤山蠡庙》,诗中说:“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独此临泛漾,浩将人代殊。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要使功成退,徒劳越大夫。”据《沅江县志》载,杜甫登临赤山也写过《咏蠡庙》,此诗在《杜甫全集校注》及《全唐诗》中未见:

相越功成即弃业,五湖风月一舟轻。

赤山庙貌崇明哲,千载何人与抗衡。

清咸丰二年(1852年)、同治九年(1870年)藕池、松滋相继溃口成河,荆南四口分流格局形成,江水大量注入洞庭湖,大片湖面淤积成洲。清末至民国年间,洞庭湖一分为三,成为洪道性湖泊。南洞庭湖前身青草湖,指赤山与磊石之间的诸湖泊,由东南湖、万子湖、横岭湖、朗山湖、神湖、慈祥湖、团林湖、荷叶湖等大小湖泊组成,介于东、西洞庭湖之间。西洞庭湖早期系赤沙湖,位于赤山以西,有澧水流经西北,沅水流经西南,松滋、虎渡及藕池西支系诸水自北注入。由于围垦建垸,光绪年间赤沙湖北面湖泊基本消亡,西部洞庭不能与东南洞庭连成广阔湖面,赤沙湖西南湖泊也被洲地和堤垸分割成分散湖群。

洞庭湖这种沧海桑田的变迁景象,杜甫没有遇见。沅江市城郊万子湖畔,建有两座七层宝塔,其生存际遇恰是最好的见证。镇江塔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本意“镇江水、防洪患”,如今湮没于高洪水位。凌云塔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位于资水岸边,本是文峰塔,第二层北门石刻联曰:“挺出一支挥翰墨,联登七级会风云。”如今湖泥淤积、水面提升,同样面临“水中塔”的挑战。

摘自《岳阳日报》

责编:罗嘉凌

一审:胡晴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