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方之言96|“高客”是什么,年轻人可能猜都猜不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19 11:46:53

耗子·高客·螳螂·麻拐

老鼠,俗称耗子。据说,“耗子”之名源于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五代时期(907—960)战争频繁,统治者变本加厉搜刮百姓,他们开征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捐税。据《旧五代史·食货志》载,赋税除正项之外,还有许多附加税,而附加税之外还有一项附加,名为“雀鼠耗”。官府规定:每缴粮食一石,加损耗两斗。连丝、棉、绸、线、麻、皮这些雀鼠根本不吃的东西,也加“雀鼠耗”。到后汉隐帝时,“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到四斗。百姓不敢公开抱怨皇帝,只好将一肚子怨气发泄到老鼠身上,咒骂老鼠是“耗子”。

老鼠,吴语将它称为“老虫”,南昌人称它为“财神”。湖南不少地方称老鼠为“高客”,益阳就是这样。

如一位老年客人来家里,坐不多久,他可能会说:“你屋里高客蛮多啊!”不要以为你家里另外来了客人,而是你家老鼠多,动静有点大。老鼠能成为“高客”,固然因为它们善于攀爬,常处于高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们与鼠患斗争了数千年,至今没有根除的良策,只好转而对它们表示尊重,甚至崇拜。

民间有“老鼠嫁女”习俗,时间各地不一。益阳的“老鼠嫁女”在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当晚,家长会叮嘱小孩,保持安静,尤其是不移动家具,不推磨舂碓。说是“你吵闹它一天,它会吵闹你一年”。而在十二生肖中,老鼠排第一,各有说法,但都显得有理有据。

看着有点像老鼠的蝙蝠,俗名“檐老鼠”。

螳螂是一种很常见的昆虫,成语有“螳臂挡车”。在人们的印象中,它们是有点不顾后果的勇士。

在方言里它们的别名很多:北京、济南、合肥、扬州叫刀螂(子);西安、成都叫(孙)猴子;厦门、潮州叫草猴;太原叫扁担婆;温州叫剪裾娘;广州叫马狂螂;福州叫草蜢哥,建瓯叫芦蚂。

湘方言称螳螂为“禾老虫”。旧俗楚地以老虎为老虫,吴地以老鼠为老虫。“禾老虫”犹言“禾老虎”,以田地里的老虎言螳螂之凶狠。“禾老虫”益阳人读为“禾老-虫”,前面的“禾老”一漫读就成了“和尚(lǎong)”。于是,在人们的口语里,螳螂就成了“和尚虫”。旧时农家男孩子多有以螳螂为玩具的经历,他们亲切地称螳螂为“和尚”。

安化前乡人称螳螂为“木老虎”,正体现了山区文化特征。

现在推敲起来,螳螂的长相并不像和尚,它们三角形的脑袋倒是像影视里的外星人。螳螂有“和尚”之名,完全因为漫读,益阳方言里“尚”的白读音与“老”相近。

麻拐,一般包括青蛙和蟾蜍。蟾蜍,又叫蛤蟆。因为青蛙和蟾蜍的长相、习性差不多,益阳人也通称为蛤(há或gá)蟆。若必须区分时,则称青蛙为绿蛤蟆,蟾蜍为癞疥蛤蟆。本来洞庭湖区不吃蛤蟆,但如今也吃起来了。蟾蜍有毒,一般人不敢吃,吃的是青蛙。

麻拐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广的称呼。益阳还将低矮的小凳叫麻拐凳,就因为它的形状像青蛙、蟾蜍。

“麻拐”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因为蛤蟆都不是纯色的,就是青蛙也有间有别色的纹路,以“麻”称之,好解。另外,“麻”也可能是“蟆”的漫读音。难解的是“拐”。拐的本义是转折,但转折显然与麻拐之“拐”扯不到一起,只好寻找别的思路。笔者以为此“拐”为“怪”之漫读。人们很早就观察到,蛤蟆幼时为蝌蚪,蝌蚪是有尾巴 的,但长大了尾巴就没有了,怪!以“麻怪”来名蛤蟆,说得过去。

能吃的青蛙又称为田鸡,几乎是全国范围通用的称呼。闽方言还称之为水鸡、水狗。

过去乡间以水车车水,三或四人组合。如果其中的两人同时突然发力加速,另外的人一时跟不上节奏,脚就会被车坨击打到,只好将脚提起,整个人都吊在车杠上,样子像青蛙。这种作弄人的形式被称为“吊麻拐”,会引来好一阵哄笑。

(感谢唐宋轩宋喜梅女士对本期视频场地、字幕的支持)

主讲人简介:

谢国芳,益阳沅江人,益阳日报社高级编辑、益阳市首届优秀社科专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其方言研究专著《益阳方言寻根说字》为益阳市社科重点项目,获益阳市社科成果特等奖、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如果您有方言想求解、不同理解想探讨,欢迎识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我们一起来讲益阳话、解益阳话,享受方言带来的温暖情绪,和表达情感时的精准。)

策划:邢玲

执行:杨玉菡

制作:湖南日报社益阳分社

责编:杨玉菡

一审:杨玉菡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