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稻-稻-油”三熟制水旱轮作 让“冬闲田”变“四季田”

尹俊和 何书梅 何巧钰 何华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4-04-18 16:19:1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8日讯(通讯员 尹俊和 何书梅 何巧钰 何华元 )近日,道县18万亩油菜进入成熟收割期。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油菜的同时,及时腾出农田,轮作水稻,稳定粮食生产。

在道县蚣坝镇光家岭村万亩“稻-稻-油”三熟制水旱轮作示范基地,颗粒饱满的油菜荚压弯了枝干。放眼望去,成片的油菜地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收割机在油菜地里穿梭,农户在地里忙碌,伴随着农户们的欢笑声和收割机的轰鸣声,脱粒的油菜籽被运往晾晒场。

道县蚣坝镇光家岭村村民 杨松兆:“今年我种了10多亩油菜,每亩应该可以收200斤菜籽。用这个收割机收割,十几分钟就可以收一亩田,比人工快了四五十倍,还加装了秸秆粉碎器,油菜秸秆直接还田,增加了肥力”。

据村民杨松兆介绍,前几年,村里很少有村民种植油菜,大部分田地都闲置到第二年栽种早稻,冬闲田比较多。自稻油轮作广泛推广后,他每年都会种植10多亩油菜,他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以最低亩产200斤计算,每年种植的10多亩油菜可出油900斤以上,刨去自家使用的量,还可以增收10000元左右。

道县蚣坝镇光家岭村村民 杨松兆:“以前我们种完二季稻,田就不管了,偶尔有几个种油菜的,收成也不怎么好。这几年,种子、肥料,包括犁田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我们收现成的就可以了。收完就可以马上插早稻了,水稻没耽误,冬闲田也用起来了”。

近年来,随着粮油作物种植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农民用地养地意识逐渐加强,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正逐步优化升级。道县为扛牢粮食生产责任,大力推广“早专晚优+油菜”三熟制水旱轮作模式,让“冬闲田”变成了“四季田”,推广机械化生产,让群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一田多收,不仅缓解了季节矛盾,稻油兼顾,同时,又能减少15%-30%的化肥使用量,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道县蚣坝镇组织委员 周仁:“我们围绕“土地增效、粮食增产、群众增收” 的目标,积极做好稳定粮油生产各项工作,以“稻-稻--油”水旱轮作种植的方式,全力打造四季增收田,在“种地”的同时实现“养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目前,全镇90%以上的农田,都采用“稻-稻--油”的模式,种上了油菜”。

今年,道县油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8万亩,同比去年增加0.8万亩,其中“稻-稻-油”三熟制面积达到了11.7万亩,预计可收油菜籽2万多吨,产值超2亿元。

责编:周流星

一审:周流星

二审:何化继

三审:何骏革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