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新域丨应用型高校应着力内外兼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18 08:15:11

李旋旗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州闽江学院时指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金字塔形的。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当前,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存在定位不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够强、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瓶颈制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未来趋势,坚持应用型办学方向,持续实施“内外兼修”的发展战略,大力培养能够打通创新技术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善于解决复杂应用问题的新型人才,探索形成现代化教育模式,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修内功,以明晰的办学思路优化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驱动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积极打造与地方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发展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矩阵。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扎根服务地方的“内场”。应用型本科高校只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例如,江西新余学院与企业共同建设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牵头组建了江西省智能建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研、人才培养和产业紧密结合,为当地打造“中国储能谷”作出了贡献。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是基础,应用是关键。应强化产教融合,紧紧抓住市场、产业、应用等环节,在培养学生真本领、掌握真技能上下功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优化专业结构,升级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优化专业结构,需要细化“专业服务面向”“行业产业导向”等指向性明确的指标,确保专业建设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与智力的需求。当前,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产教融合,已成为应用型大学亟待破题的新命题。这些年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对接我省现代制造业,依托机械类学科,开办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面向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信息类学科,开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处理、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面向乡村振兴,依托农学类学科,开办了水产养殖学、园艺、林学、园林等专业。通过不断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让学生“学得好、用得上、能就业”。

优化专业设置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建立动态评估与调节机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的联结度、契合度,确保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练外力,以全球视野打造办学新优势,为地方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有效提升办学水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具备国际化视野,积极践行“着眼全球、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主动学习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优秀经验和成果,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资源,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驱动学校巧借外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除了注重在国家战略与地方区域发展的结合上寻找发展空间以外,地方应用型高校还需要在教育国际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上寻找发展空间。主动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学习和借鉴国际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有益经验,融合先进教育理念,深度改革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提高学科专业的国际化水平。与此同时,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在国际上积极展现文化自信和良好的大学形象。

推动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交流。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国内优秀人才竞争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更应注重灵活吸引、培养各行业的国际化优秀人才。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海外进修等,积极引进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探索运用短期兼职和远程授课等多元化工作模式引入国际教师,引导教师打破陈规,运用国际最新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多措并举,提升教师队伍全球化思维和国际化水平,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作者系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校长)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