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和谐村:村企联盟 解锁共“桐”富裕新密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16 00:00:0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鹏 朱佳

春和景明,青山秀水,各类花朵竞相绽放,春天的桂阳县正和镇和谐村,引来众多游客踏春赏花。游客们行走在和谐村的乡间,道路两旁青瓦白墙、花红柳绿,处处皆为景,入眼皆为画。

远处的山上,今年种下的油桐树苗已经开始吐绿,这里寄托着村民们增收的希望。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和谐村通过烤烟种植、水稻制种,并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大棚蔬菜瓜果、甲鱼养殖和油桐等特色产业,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9万元。同时,也探索出了“党建引领、村企联盟、产业发展、群众受益”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农村的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用心干事,盘活“沉睡”的资源

正和镇和谐村位于西水河上游,地处县城东南面,距县城约2.5公里,辖1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88户2735人,耕地面积3000余亩,林地面积11400余亩。

2021年以前,和谐村的产业是单一的烤烟种植,虽然坐落在美丽的西河边,但很难吸引游客,村集体经济更是一片空白。

2021年,退伍后的黄凯放弃了广州的工作,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村任职。他与其他4名村干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调研村里的实际情况,看看如何扩宽村民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反复的调研后,他们认识到,当时村里的家庭承包存在分散经营、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要“破题”,首先得从“土地”这一资源上入手。

于是,他们开始大力盘活村集体和村组闲置土地资产,加快土地流转。有了土地,村里就开始发展林下经济及观荷、采莲、品蟹、尝鲜等特色体验式种养基地;一些市场主体也被吸引前来投资合作。

湖南一亩三分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就来到和谐村,与村集体合作,利用原郴嘉铁路官溪桥旁西岸的废弃水管厂、建筑垃圾堆放场和120亩荒坡,共同开发了集露营烧烤、儿童游乐、团建活动于一体的露营胜地——“星空露营基地”项目。项目于2022年6月启动,当年10月1日项目一期建成运营后,每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此外,和谐村联组组内有成行成排清末民初时期极具湘南民居风格的老屋,村里就通过引进湖南台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秉持“尊重原貌、最小改造、就地取材、废旧利用、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改造10多栋老屋,按照“一栋一馆、湘台对应”打造“湘台文化坊”,湖南、台湾的戏曲、茶艺、美食、传统节日等特色传统文化在这里展示。同时,建成姜黄研学体验馆及配套设施,打造集湘台文化交流互鉴和姜黄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研学基地。项目建成后,不仅使“沉睡”的老屋“苏醒”了,还促进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盘活“沉睡”的资源,坚持保护性开发,和谐村成功引进、打造的星空露营基地、梦回老屋等项目,在村内发展“沉浸式”乡村游、亲子游、田园游,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带动了村民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公约数”。

主动上门,引得“凤凰”来

2024年3月12日,对于桂阳县正和镇和谐村的村民们来说,是一个充满着致富希望的植树节。这一天,大家在村里流转的荒山上种下了第一批500亩的油桐树苗。

翻地、打窝、放苗,栽种油桐,技术员在一旁指导着,村民们一气呵成,一排排的油桐树苗很快就栽种完成,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和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黄凯介绍说:“通过规模化种植油桐,村民在享受土地租金收益的同时,每年这个基地还可以提供160个就业岗位,村民通过务工人均年收入可增长2万余元。”

种植油桐,是村里引进了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家龙头企业。

2024年3月12日,项目启动仪式上,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安仁在现场有感而发的说:“我来正和镇和谐村投资,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第一是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合油桐生长;第二则是感动于和谐村村干部的诚意,他们驱车近千里,到我企业找到我谈合作,这种干事的态度让我感到安心和踏实。”

黄凯也介绍,引进油桐项目并不是他们突发奇想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调研后做下的决定。和谐村以前就有种植油桐的历史,这里的土壤气候等适宜油桐的生长。 他们在反复筛选后,最终选择了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最终成功地将其引进了过来。

为此,和谐村成立了强村公司与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油桐基地,并签订了1000亩的抗病高产油桐种植基地合作协议,强村公司以土地和资金的形式合作并参与营业收入分成,预计3年后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5年后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

“主动走出去,引进来”的故事在正和镇和谐村不仅仅是上面这一例。为了村里的发展,和谐村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党总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带头,带领全体干部群众同向发力,主动走出去,多次赴贵州、重庆、怀化等地考察乡村振兴项目,目前,已经先后引入了近10家公司近10个项目。

“2024年,我们全村村民人均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20%以上。”和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黄凯信心满满地说。


创新模式,撬动致富“密码”

项目引进过来了,如何实现企业、村集体、群众“共建共创、共享共赢”呢?和谐村的“村企联盟”孕育而生。

“引入优质企业后,我们以村企联盟为抓手,实现土地、老屋等资源变资产、变资金,实现资源整合。”和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黄凯介绍。

在实施油桐产业项目的过程中,和谐村积极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党建模式,组建成立了强村公司,并创新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与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油桐基地,并签订了1000亩的抗病高产油桐种植基地合作协议,强村公司和村民以土地及资金的形式合作并占营业收入分成60%,实现了荒山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尤其是榨取出来的桐油市场前景很好,成熟以后,每亩产值超过1万元,预计3年到5年后,不仅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5到80万元,还能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村企联盟”是和谐村积极探索村企合作共建的一种尝试,以联盟组团模式,突出组织“共建”、资源“共联”、产业“共富”,联盟破解共富新密码,全面释放乡村资源活力。

下一步,和谐村将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企联盟油桐基地示范带动效应,持续在油桐培育、加工、科研等方向发力,做好“延链条、树品牌、促融合、共富裕”4篇文章,聚力打造别具特色的共“桐”富裕创客工访和油桐产业集群,不断擦亮村企联盟共建油桐产业这张名片,努力实现集体、企业、村民共赢。


责编:罗徽

一审:罗徽

二审:李秉钧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