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世冬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15 08:00:44
让水利遗产在保护利用中“活”起来
新田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 史世冬
水利遗产是水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如何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利用,让湖南水利遗产“活”起来?建议:
摸清水利遗产家底。利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契机,深入开展水利遗产全面普查,全面挖掘总结出代表性遗产,建立遗产动态管理数据库。在全国率先开展市(州)、县(市、区)首批水利工程遗产认定申报工作,率先公布市(州)、县(市、区)水利工程遗产名录。
建设水利遗产展馆。开展水利老物件征集,启动水利遗产展馆建设,全面立体展示湖南水利史和水利文化。
加强遗产保护利用。挖掘、拓宽水利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经济、社会、生态等价值,促进水利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例如,位于新田县境内的石羊鹅井灌溉工程,历经600多年的发展演变,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等功能,具有很高的研究和传承价值,可依托现有遗产资源,将石羊鹅井灌溉工程打造成“南有新田”水利遗产文旅品牌。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人才队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水利遗产保护利用人才专家库,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利用的学术研究和科研攻关。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4月15日第2版
https://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4-04/15/content_1680558.htm?div=-1
责编:杨永玲
一审:杨永玲
二审:刘跃兵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