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3 16:57:40
石教伍在工作中。
通讯员 王一婷
从事审判工作22年,审理案件1800余件,调撤率达40%以上,无一起引发涉诉信访事件。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从基层法庭到民事审判庭,一直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等不了”的信念,把老百姓的事情装在心里。
他是辰溪县法院一级法官、民事审判庭庭长石教伍。22年来,他凭着勤奋的工作、扎实的作风、为民的信念,深受当地群众称赞。多次获评办案能手、先进个人,继2014年被评为全省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后,2023年又获得全省法院办案能手殊荣。
同事眼中的法律活宝典
石教伍用心细致面对每一个案件,将守护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视为最高使命。
“光有满腔热血和公正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有扎实的法律知识作为支撑。”每年,石教伍都会自费购买大量专业书籍,刻苦钻研民事法律法规,认真分析每一个案例,力求在审判实践中做到心中有法、案中有据。长年的刻苦钻研,使他在同事眼中成为一部法律活宝典,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法律问题,石教伍总会全力相助。
“基层法庭工作是一盘棋,业务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整个法庭的案件质量,让人民群众获得质量更高的司法服务。”石教伍说。
任安坪人民法庭庭长期间,因辖区山多路陡,居民出行不便。为减轻群众诉累。他积极开设集市法庭、假日法庭、巡回法庭,同时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案件和赡养纠纷、相邻纠纷等案件安排公开开庭,让法律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达到审理一案、 教育一片的效果。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所在法庭年终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做民众权益的捍卫者
“多亏石庭长主持公道,解决了我们的矛盾,也解开了我们的心结。”在对一次邻里纠纷案件进行回访时,虽案件审判有一年多了,但原告尹某还在电话里不停地表示感谢。
原来,杉木溪村村民黄某和尹某因土地纠纷大打出手,尹某住院10多天。出院后,尹某将黄某告上法庭。接到案件的石教伍细细了解案件,从周围村民口中发现案件并不简单,看似两家因土地使用权打架,其实两家早在年前就结下梁子,积怨已深。
了解案件前因后果后,石教伍明白解铃还须系铃人。他和当地村干部将当事人叫到一起。首次调解,双方各执一词,一见面就像炸药桶,最终不欢而散。
“案件判决并不难,如果一判了之,法官是省了心,但可能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如果多做点工作,就可能弥合裂痕,抚平心结,化干戈为玉帛。”石教伍说。
一周后,石教伍再次来到杉木溪村倾听当事人的倾诉。坚持将亲和调解贯穿案件始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经过数次往返,原本见面就分外眼红的仇人最终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审判结果也让双方满意。
“基层法庭的案件多是一些普通的民事案件,如果不讲究技巧,耐不住性子,不多听取双方的利益诉求,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处理不及时,会激发更大的矛盾纠纷,影响社会稳定。”石教伍谈及基层法庭办案经验时表示,作为一名法官,最重要的是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
做公私分明的守门员
“乡亲的事情不能耽搁,我必须先去解决。”这是石教伍常对家人说的话。
石教伍,一个被群众和同事赞誉有加的庭长,却在家庭生活中留下了不少遗憾。
车子已经备好,行李也打包完毕,一家人准备回老家探望年迈的父母。石教伍却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是乡里一起交通事故案件需紧急处理。
“我们走吧,爸妈在家等我们呢!”妻子催促。“不行!”石教伍语气坚定,他想都没想就赶赴案发现场。
“以法为准绳,以正为明镜,以公为天平,以廉为底线。”22年风雨兼程,石教伍用其执着和坚守,诠释了一名法官的责任与担当。
责编:李迅
一审:李迅
二审:陈佳婧
三审:戴志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