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09 15:47:32
4月的洪江,多姿多彩。绿树成荫的安江农校纪念园、水清草绿的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依山傍水美不胜收的民宿和农家乐……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洪江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经验,以乡村振兴统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大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依托现有示范村提升一批,做好小微配套
三里村地处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面积约9.89平方公里,素有“海上侗寨”美称。近年来,洪江市加大对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利用清江湖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把乡村旅游业打造成生态休闲体验式的观光旅游产业,寨子完善花间游步道、凉亭、竹篱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助推该村旅游产业和库区生态保护双赢发展。
如今三里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基础、乡风文明不断完善,特色水果种植、乡村旅游发展事业蒸蒸日上。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较上年增长60%以上。
结合旅发大会培塑一批,做好重点配套
洪江市以老旧城区改造为基础,吸引一批优秀特色企业参与投资。作为第三届怀化旅发大会观摩点之一的大畲坪社区,依托梳理式改造着力保护当地历史街区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特色。同时,大畲坪片区房屋老旧改工程标志性建筑——原安江塑料厂更新“高庙遗址陈列馆”也正式开放,该馆展陈面积318.42平方米,根据内容篇章,共展出156件展品,致力于打造高庙文化展示、研究、交流、宣传的新高地;建于1966年的安江塑料厂被改造成集安江特色美食、文创购物、主题住宿于一体的隆平文化旅游区及高庙遗址研学中心,年接待游客预计突破26万人次。
围绕成熟景区配套一批 做好分类配套
怀化市提出打造文化旅游“金三角”后,洪江市以5A级景区标准建设黔阳古城,涉及古城建设、旅游经营、环境整治、招商引资等29个项目。目前,黔阳古城已完成沿街墙面、屋面、门窗等风貌整治,修旧如旧,还原建筑原有特色。重点提质芙蓉楼景区,建设游步道、青山明月购物中心、王有为故居廉政馆、黔城影剧院等,实施风貌改造、夜景灯光亮化等项目。
位于小江村的尚禺谷度假区距离黔阳古城仅10分钟的车程,整个景区投资5000余万元,集景观、民宿、美食、轻奢露营、休闲娱乐于一体。游客们体验完千年古城的底蕴,来这里开启一场欢乐之旅。茶溪橙意农庄、板桥水源花海、沙湾香梅山民宿……通过不断完善景区周边乡村景点配套设施,对一批经营主体成型的旅游业态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扶持,打造“乡村一日游”、“诗画黔阳文化游”、“醉美乡村精品游”等旅游路线,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推行四长机制整治一批,做好面上配套
洪江市全面整治基础相对薄弱的行政村,打造乡村溪河水清、田园优美、青山常绿、道路畅通的洁净生态,催生美丽经济。
托口镇边山—杉木桥—托口电站大坝公路,全长11.045公里。路面改造后,路容路貌焕然一新,沿途风景优美、环境怡人,充分体现了最美农村路“畅、安、绿、美、优”的特点。
通过推行“路长制”,托口镇紧紧围绕创新“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清江湖生态资源与托口杨梅、生姜等产业资源优势,以路带旅、以路带产,推动交通、生态、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努力打造旅游观光路、产业致富路,振兴乡村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推行“四长制”,成为农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太平乡补顺村建立“巾帼志愿护河队”,以“巾帼红”守护“河堤绿”;依托雪峰山脉构建起森林旅游、清凉经济,打造雪峰山森林公园康养中心生态景观产品;翁郎溪村有序推进耕地恢复,通过打造农耕基地、开展农事体验等,成功举办丰收节、插秧节等活动,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谢梓健)
责编:周紫云
一审:周紫云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