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新论丨深刻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三重逻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4-04 11:11:45

蒙  慧   田  红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重要内容。文化遗产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继承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未对“文化遗产”作出直接论述,但对于如何继承文化遗产,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阐明了其观点。如在对待黑格尔哲学遗产时,马克思、恩格斯就做到了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文化遗产事业,提出了“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打下坚实基础。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强调“不应当割断历史”。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命令,明确规定“查我国所有名胜古迹,及藏于地下,流散各处的有关革命、历史、艺术的一切文物图书,皆为我民族文化遗产”。1960年12月毛泽东就对待中国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进一步阐释,主张要正确认识不同性质文化遗产,“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设快步推进。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把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设立“文化遗产日”,等等。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写进报告,党的二十大将“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全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显著提升,传承中华文明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的资源宝库。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才能为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进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以及精神坐标。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能推动守护好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增强民族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少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也是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必须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利于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肩负着国际重任。必须着力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守护好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千年文脉延绵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从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为赓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分别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