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馨怡 滕瑜华 刘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3-29 20:06:0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9日讯(记者 黄馨怡 通讯员 滕瑜华 刘娟)3月2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在砂子坳小学开展“考古进校园”活动。“知识讲解+手工互动”,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孩子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亲身体验考古发掘工作。
“考古是不是盗墓?”“考古学研不研究恐龙?”“考古学家是怎么挖到宝藏的?”“我们为什么要考古?”
主讲人唐睿从孩子们熟悉且感兴趣的内容切入,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样的图片,带领孩子们探寻考古奥秘——何为考古、如何考古、考古之用,层层剖析、深入浅出。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现场气氛活跃。
“考古学是研究人类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恐龙化石、三叶虫是古生物学研究的范畴。”“老的地层在下,新的在上。”“在辛追夫人的遗物中,有各种精美的首饰盒,可以知道,她是一个爱美的人。考古能够还原古人类的吃喝住行,追溯人类的过往记忆。”
唐睿将文字资料与趣味漫画相结合,辨析考古学与古生物学的差异,阐述考古工作的意义,借助大耳朵图图三代人的卡通形象,帮助学生们理解文化层的叠压关系。
“考古是不能用挖掘机的,任何有破坏性的行为都不被允许。”
“那要用什么来挖?”孩子们好奇地发问。
课程的第二环节是手工发掘考古盲盒,模拟现实考古工作的部分过程,让孩子们感受考古的科学严谨、耐心细致。大家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用锤子轻轻敲击钉子,慢慢向下挖掘,“文物”初现后,再用刷子小心清理,经过一番艰辛的发掘,最终收获“五彩鱼藻纹蒜头瓶”“珐琅彩花卉纹瓶”“粉彩八桃纹盘”等精美宝物。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湘西州有哪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吗?”
永顺老司城遗址是全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龙山里耶古城是中国迄今唯一发现的秦朝古城遗址,出土了3.6万余枚秦简和世界最早的乘法口诀表,保靖四方城遗址保存了战国至唐宋中国城市考古的标本……湘西州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数量繁多、门类齐全。
湘西州是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全州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51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馆藏文物44522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5件、二级文物336件、三级文物2895件,是一座得天独厚的“文化富矿”。
作为文物大州,湘西州大力实施文物保护、让文物活起来、文物数字化等工程,依托重大考古发现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积极面向青少年开展公共考古教育和文化遗产教育,精心设计《“探”见湘西——了不起的文化遗产》考古进校园系列课程,包括《小小考古学家》《孕育南方远古文明的摇篮——浦市下湾遗址》《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里耶古城遗址》《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文化遗产小达人》6节课。
责编:黄馨怡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